1.普通中小学传授系统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指标是什么?
(1)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具有的素质;
(2)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3)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
2.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1)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3.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
现代教学非常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4.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那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7.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
(1)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
(2)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
(3)选择的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8.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9.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10.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