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教师资格考试_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答案)
|
|
|
|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C[解析]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 3.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4.A[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 5.B[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质量有影响,见大纲中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内容。 6.B[解析]文化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 7.C[解析]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8.A[解析]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A[解析]师生的交互作用在学校生活中是最重要的。 10.B[解析]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 11.A[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2.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13.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14.B[解析]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它决定教育这个上层建筑领域。 15.B[解析]学校文化核心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6.D[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17.A[解析]人们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紧密挂钩,故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机构。 18.D[解析]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19.B[解析]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的规模。 20.D[解析]19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见大纲中对学生文化的论述。 2.ABCD[解析]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产生反作用,即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功能。 3.ABCD[解析]略。 4.AC[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ABCD[解析]见大纲中学生文化部分。 6.ABD[解析]在不同层次,可以把校园文化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7.ABCD[解析]有的学者将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四种基本成分。 8.AC[解析]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9.ABCD[解析]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除包括组织形态和体系外,还包括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10.AC[解析]第三次信息技术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状态。 三、填空题 1.法律形式、免费 2.金字塔形 3.学校文化 4.校园文化 5.信息技术 6.科学的体制化7.动力 8.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9.斯宾塞 10.教育民主化 11.校风12.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13.科技、教育 14.有计划、高效率 15.价值定向、学校课程 四、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2.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教育影响: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校园文化:是指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五、简答题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