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利用感知的基本规律,采用如下途径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在具体的教学中,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行实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学习效果要好。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直观过程中,首先,要加强言语的指导,明确观察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语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语与形象的结合方式,采用何种方式应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而定。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2.【答案要点】 (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 ①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③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 (4)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