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社科院中所有考察经济学原理的研究所) 一 社科院及其设计专业介绍 1 社科院的特殊情况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其他大学的研究生院不同 大学中的研究生院每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中,所涉及的专业和考生们可报考的老师相对固定,招生人数相对稳定,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每年招收的专业、可报考的老师、甚至包括招生的人数都是不固定的(展开:专业和老师每年都不一样,因为社科院是一个研究机构,其中的老师比学生要多。在学生作用方面的不同:大学:学生大于助手,研究院助手大于学生。) (2)重点解释招生人数的不同 大学每年的招生简章公布,一个专业10~20人,一个学院要100多人,而在社科院一个所就相当于大学中的一个学院,招生人数最多不会超过10人(法硕除外),而且每个专业只招收一个人。(报名时大学只报到专业,而社科院要报到导师头上)解释录取比例也大学差不多。(大学中有相对多的保送生,而社科院较少) (3)应对策略 社科院=垄断机构,经济学的常识垄断会导致效率的缺失,所以社科院每年的招生简章的发布会比较晚,一般会在八月的中下旬(所以每年的专业变动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可能考生想要考取的专业今年不招生,但是招生简章上所写的专业知识导师的研究方向,学生的研究方向人可以自己选择,导师不会介意)。虽然每年招生的专业都会改变,但是每年不同的专业所考察的科目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可以照常复习。另外,要注意保送生的录取。十月下旬或十一月的上旬会发布保送生名单,要注意保送生的专业,在报名时,不要再报这个专业。 (4)对于招生公平 社科院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地方:A一些大学在研究生招生时会照顾自己学校的学生,但是社科院没有本科。B社科院和社科院研究生院是两个机构,二者有关联但关联不大,社科院的研究员(相当于大学的教授)只是在研究生院里教课,而学生的招生、日常管理、毕业等都归研究生院管理。C社科院是一个清水衙门,在社科院任职的待遇可能没有在大学任职高,所以既然研究员们选择在社科院工作,那么他们也就真的只是单纯的喜欢做学术。 2 考试科目 社科院共36个研究所,其中17个研究所在考研的专业课中考查经济学原理。匹配的其他科目根据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但数学最高考到数三,外语:日语、俄语和英语(不同的研究所考察的外语类型不同) 但更多情况是考察:政治,英语,数学,经济学原理 3 参考书目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取消了经济学原理的参考书目, 2008年以前, 西方经济学:余永定等主编《经济学原理》,本书不仅包括了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且还包括了很多中级甚至是高级经济学中的内容,当前学术界仍在热议的话题也不乏其中,不适宜当作考研的专业课辅导教材。但是不能不看,要在看完其他教材后,在过一遍该教材,补充其他教材中缺少的部分。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若有深厚的政经功底,本书不失为是一本好书,但若功底不深的同学,本书过于繁杂,与实际联系过紧,对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突出不够。 推荐: 西方经济学: 重点看: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平迪克《微观经济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作为参考,但不需要研读。 辅导书:曾诗红的习题册。 政治经济学: 重点看:魏埙《政治经济学》 各种经济学杂志与报刊 4 深造和就业情况(因为招生人数较少,所以比例数据没有意义) 出国深造:原来的公派比例,一些是给研究员,一些是给研究生的。现在已没有这样的划分,研究生要与研究员共同分享公派名额。通过自己考国外的大学,与其他院校没有什么区别,会在介绍信上占一些便宜。 博士:A 在社科院读博士,肯定会有一些便利条件(如对导师的选择),但是社科院没有保送的博士,都要进行考试(更加体现社科院的公平)。B 在其他院校读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会帮忙介绍,导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有很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