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非世界杯举行得热火朝天,国内的足球氛围进一步上升。在这个举国谈足球的时刻,诗人小郑也不甘寂寞,参与这场关于足球的讨论。
2002年中国队在韩日世界杯出线。这大概是最近三四十年中国足球的一个分水岭,一个标志性时刻。但是关于这次出线一直有争论,或者说对于这次2002出线的评价是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
记得在韩日世界杯上,中国队“一球未进,一分未得”之后,当时有关单位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米卢教练的头上。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米卢的执教是英明的。他代表了中国启用技术流教练的胜利。从施纳普那、到霍顿、到阿里汉,这些力量型教练,都给中国足球带来了灾难。
技术型教练必然注重技术,注重提拔那些技术型球员,而且技术型教练的思维水平明显比那些崇尚力量的教练更细致更深入。我们都还记得邵佳一,2002年他取代当时呼声甚高的大连老将李明参加了韩日世界杯。当时很多人都对米卢的做法很愤怒。
但是随后我们发现米卢棋高一招。2003年1月,凭借参加世界杯的“资历”,邵佳一被租借到德甲慕尼黑1860队效力。此后几年,邵佳一成为中国足球的重要人物之一。(可惜被米卢寄予厚望的邵佳一,并没有给中国足球带来更多的荣誉。)
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是,正是在米卢之后,中国足球经历了让人痛心的自由落体运动。2004年,实施了所谓的中超改革,很明显这次改革是瞎折腾,仅仅是改了个名字。随后2005年因为转播经费的问题,央视与足协彻底闹翻。除了各参赛队所在地区,广大的中国球迷竟然无法看到中超的电视转播。这真是一个咄咄怪事!
大概央视不转播中超,让中超的人气暴跌,没有了媒体监督,这就直接导致中国足球的全面溃烂。当足球能带来大量金钱,而又得不到监督与制约,这时候各种黑恶势力就会上下其手。
市场化必然与自由化相连。因为市场上,有太多的经济利益,离开了监督,离开了人才与资源的自由流动,市场化将会被扭曲。中国房地产市场化不是已经被证明失败了么?
市场化的失败,又必然为计划经济与举国体制的恢复提供环境。所以目前在体育领导界,关于举国体制的提法又一度变得很流行。诗人小郑依稀记得2007年前后,我国体育界出台过全面推进市场化的文件,当时是说因为2008年奥运会所以暂时实行举国体制。然而由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的好成绩,在体育界关于市场化的提法被击碎,代之而起的是奉行举国路线的人,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实际上中国实行了四大市场化,第一是产业经济市场化,第二是教育市场化,第三是房地产市场化,第四是体育市场化(体育市场化以足球市场化为先导)。随后我们发现除了产业经济市场化,别的市场化都是失败的。
而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市场失灵,而恰恰是因为我们市场化不够。人才与资源配置的自由流动还不够充分。那些有潜力的人还得不到重用,说白了还是因为那些这些领域奋战的年轻人还融不到资,还赚不到大钱。
例如我们的教育市场化如此失败,一个典型的事实是中文系、数学系青年教师年薪不过五六万。假如有一天,像诗人小郑这样青年学者,通过各种途径能拿到年薪五十万,看看会有什么效果?大家要相信钱,钱能够改变世界!
有人认为,中国足球这些年并不缺钱,说什么很多球员都年薪一二百万。因此进一步推论认为,是金钱腐蚀了这些球员的体育精神,进而得出中国足球学朝鲜的荒谬结论。这样的论点不值一驳。梅西的年薪是多少?1000万欧元。卡纳瓦罗的年薪是多少?大约500万欧元。巴拉克年薪700万英镑,阿内尔卡年薪是500万英镑。
好了,那么为什么这些球员,拿了这么多钱,他们的道德没有沦丧?他们的体育精神依然很强烈?争夺世界杯依然是靠他们?
因为这里面有强烈的竞争,他们能拿到这么多钱,都是竞争出来的,在他们身后,还有很多年轻人都在天天奋斗,等着像他们一样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