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3年中级经济师学习笔记:经济基础(7-9章)
题库下载 咨询 2013-3-22 8:25:58 电子书  课件下载  考试题库 评论 收藏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3、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4、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投入数量和资本利用效率。

   5、劳动的投入数量: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投入生产的劳动数量越多,生产的产品就可能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6、资本的投入数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资本数量投入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资本的投入数量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7、劳动生产率:在同样的劳动投入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8.资本的效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效率提高就会带来经济增长,反之,资本效率下降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9、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 2.三因素分解法

   10、两因素分解法:就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11、三因素分解法: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利用经济增长核算方程,我们还可以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就是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 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首先提出的,因此也叫索罗余值

   12、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两种方式。

   13、粗放型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或提高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或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14、集约型增长则是指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或提高生产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15.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应以何种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是由该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一般都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但是,当一国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并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后,经济增 长方式就能够实现转变,从粗放型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集约型增长为主。

   1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还没有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向集约型的增长。主要标志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过高,主要依赖能源、原材料消耗的增长。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5  

上一篇:2013年中级经济师学习笔记:经济基础(4-6章) 下一篇:2013年中级经济师学习笔记:经济基础(10-13章)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