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3·案例分析题】(2007年)某市劳动问题研究所经过调查分析发现,2007年7月份,该市一共有人口500万人,其中就业人口为380万人,失业人口20万人,非劳动力人口l00万人。同时,在本市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种动向:第一,就业者成为失业者的流量增加:第二,失业者成为就业者的流量减少;第三,非劳动力成为失业者的流量增加;第四,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的流量减少;第五,失业者成为非劳动力的流量增加。
(1)该市2007年7月份的失业率为( )。
A.3.45%
B.4.0%
C.5.O%
D.5.26%
[答案]C
[解析]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20/(380+20)×100%=5%。
(2)在该市劳动力市场动向中,预示该市的失业率将会出现上涨的动向是( )。
A.第一种动向
B.第二种动向
C.第三种动向
D.第四种动向
[答案]ABC
二、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考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方式和手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方式;最低工资立法所可能产生的劳动力市场效应。
(一)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通过法定准备金制度、贴现率调整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施行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是利用政府预算来影响总需求的一种政策,其主要手段是调整税率和政府支出水平。
3.收入政策:是一种工资、物价管理政策。
4.人力政策
所谓人力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训练与教育,把非熟练的劳动力训练成有技术熟练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劳动者,以缓和因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问题。
5.产业政策:发展就业弹性高的产业。
(二)最低工资立法及其影响
最低工资立法对于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存在两种效应:
1.压缩效应
2.扩大效应:最低工资立法也有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
【例题1·单选题】(2008年)政府在采取人力政策来干预劳动力市场时,主要针对的是( )失业。
A.摩擦性
B.季节性
C.结构性
D.周期性
[答案]C
【例题2·案例分析题】(2006年)某大学就业问题研究中心对某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第一,在该市680万总人口中,有480万人实现了就业,20万人失业,其他为非劳动力人口;第二,通过对该市劳动力市场存量和流量进行分析发现,在未来一段时间中,本市人口在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这三种状态之间的流动将会比较频繁。第三,根据对未来失业率的预测,该市政府应当采取一定措施扩大该市就业。
下列政策中,有助于增加就业的做法是( )。
A.政府出面兴建公路等公共工程项目
B.政府出资对部分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C.为长期失业者提供额外的失业补贴
D.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