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
作为一个经济的整体来说,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是“投资=储蓄”,但就国民经济各部门而言,投资与储蓄却很可能不相等。在我国,基础部门属于短缺部门,它的投资需求大于本部门的储蓄,因此,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政府运用投融资机制保持对基础设施的适度投资水平,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
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政策性投融资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财政投融资预算在一定范围内(如50% )的追加,无需主管部门的审批。
【例1·多选题】下列属于混合产品的是( )。
A.国防建设 B.行政管理
C.高等教育 D.传染病控制
E.基础设施
【答案】CE
【例2·多选题】(2008年)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有( )。
A.初始投资大 B.建设周期长
C.全部由政府投资 D.投资回收慢
E.由财政无偿拨款
【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