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题
试题答案:C
相关法条:
☆☆☆☆☆考点14: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力学性能大不相同的材料自然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的,发挥各自的优势。混凝土是一种人工石材,其抗压强度很高,而抗拉强度却很低;钢筋为细长条形钢材,其抗拉、压强度均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利用混凝土承担压应力;钢筋则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有时也可配在受压区,帮助混凝土受压,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改善构件的变形性能。
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条件:
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存在着黏结力,当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地黏结在一起,相互传递应力。黏结力是保证两者共同工作的前提。
2.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钢材为1.2×10-5,混凝土为1.0×10-5~1.5×10-5,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两者间不会产生过大的相对变形。使黏结力遭到破坏。
3.混凝土包裹住钢筋,防锈、防火、防失稳。
第5题
试题答案:B
相关法条:
☆☆☆☆考点18: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及常用钢筋;
结构设计中,要用到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和强度设计值。前者取具有一定保证率的平均偏小值,而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除以大于1的材料分项系数后之更小值。
《规范》规定,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ptk
热轧钢筋属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软钢),其强度标准值(记以 )的确定以屈服强度为依据。热处理钢筋、消除应力钢丝及钢绞线属于没有明显流幅的钢筋(硬钢),其强项准值(记以 )的确定以极限抗拉强度为依据;由于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其强度设计值的确定,则以“条件屈服强度”(指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记以 ,取极限抗拉强度的0.85倍)为依据。软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记以 ,抗压强度设计值记以 ;硬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记以 ,抗压强度设计值记以 (下标中的p表示预应力,因为硬钢主要用作预应力钢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见下表a~下表d。
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N/mm2
时,仍应按300N/mm2取用。
《规范》规定,普通钢筋(指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和RRB400级钢筋;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第13题
试题答案:C
相关法条:
☆☆☆☆考点33: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1.截面形状
常用梁、板截面形状如下图所示:
2.梁截面尺寸
矩形截面梁的截面高宽比h/b一般取2~3.5;T形截面梁的h/b一般取2.5~4(此处b为梁肋宽)。梁宽b一般取100,120,150,200,250,300mm等。
梁截面的高度采用h=250、300、350……750、800、900、1000mm等。800mm以上以100mm为模数。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为了保护钢筋不锈蚀,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黏结力,从纵向钢筋表面到构件表面必须有一定的厚度,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规范》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注:基础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4.梁中箍筋构造要求
梁中箍筋数量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其直径和间距和箍筋沿梁长度方向的布置尚应满足如下构造要求。
(1)箍筋直径.
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m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的0.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