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任何建筑物是由若干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组成的,功能分区意味着对这些不同的使用空间的整合与概括,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 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 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 四、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联系部分的不同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五种基本类型。 (一)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 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这样就可以保证各使用空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 (二)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 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适用于博物馆、展览馆、商业中心等。包括串联、放射、串联兼走道、放射兼串联、综合性的组合形式。 五、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人流疏散分正常与紧急两种情况;正常疏散又可分为连续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剧场)和兼有的(如展览馆)。而紧急疏散都是集中的。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口与人口分开设置。要按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能力。 六、公共建筑的技术问题 建筑空间和体形的构成要以一定的工程技术条件作为手段。建筑的空间要求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选择技术形式时要满足功能要求,符合经济原则。 (一)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 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墙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墙承重结构 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结构特点:内墙和外墙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和支撑上部结构重量的双重作用。 其承重墙要尽量均匀、交圈,上下层对齐,洞口大小有限,墙体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 2.框架结构 承重与非承重构件分工明确,空间处理灵活,适用于高层或空间组合复杂的建筑。 3.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 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供中间无柱的巨大空间,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 经常使用的有拱形、空间网架、悬索结构、空间薄壁、充气薄膜等。 实例:法国巴黎工业展览馆、意大利罗马奥运会体育馆。 现代大跨度结构与古代的拱或穹隆相比具有极大优越性,主要表现如下: (1)跨度大; (2)矢高小; (3)厚度薄,自重轻; (4)平面形式多样。 (二)公共建筑与设备 公共建筑中的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以及电器照明等。 考虑要点:恰当安排设备用房,解决好建筑、结构与设备上的各种矛盾,注意减噪、防火、隔热。结合设备课程,了解采暖、空调、照明各种系统的选型原则和适用范围。 1.采暖系统 常用的有热水采暖系统与蒸汽采暖系统两种。热水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表面温度不甚高,因此给人以舒适感。再加之热水的热惰性大,冷却又较慢,室温容易保持均匀稳定,没有暴热暴冷的现象。所以这种采暖方式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或旅馆等类公共建筑。蒸汽采暖系统,散热器的表面温度比热水系统为高,有热得快,冷却也快的特点,常适用于短时间采暖或间歇性采暖的公共建筑,如学校,影剧院、会堂等。 近年来,我国采暖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新的采暖方式有地板辐射采暖、带形辐射板采暖以及热风器采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