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博物馆国内外分析
(1)国内
改革开放的深化对博物馆的冲击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博物馆的挑战也越来越猛。最近几年博物馆可以说蓬勃发展,博物馆的品类日益丰富。博物馆机构的建立,博物馆日的出现,博物馆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每一批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快速上升,都说明我过博物馆已经赶上或接近国际博物馆的先进水平。博物馆应该怎么办,不少人在思考,探索,也有不少单位在尝试,寻求。而中国博物馆的困惑是显而易见的,人所共知的经费少,困惑多,设施落后,藏品安全得不太保障,陈列长期不改旧观,观众稀少,门庭冷落,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博物馆。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还有待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众对文化现象的兴趣日趋增长,在旅游休闲中感悟人文,扩展视野,增长见识,在不少大城市已成为社会时尚。不少专家指出,博物馆建筑应该在克服自身发展“硬伤”的同时,创新建筑形式、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博物馆建筑事业的振兴,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
国外的博物馆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分工精细,大致分为历史、文化、科技、交通、艺术、体育、文学、服装、雇佣军、海关、烟草、食品、玩具博物馆等。此外,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如联合国欧洲办事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众多的历史名人故居也被辟为“博物馆”供人参观。国外博物馆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从管理角度来看,有的博物馆为政府财政支持;有的则属于私营性质,还有的属于大公司和企业的基金会管理的专业博物馆。各类博物馆相互补充,形成博物馆网,满足不同参观者的需求。
其次,博物馆建筑贴近观众,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乐趣”。瑞士中部的巴仑堡露天民居博物馆,把瑞士各地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居汇聚在一起,将各地年久失修但拥有历史价值的民居拆掉,在此“整修如旧”,不仅保留了其文化价值,还将过去的生活忠实地反映出来,人们在博物馆可以触摸饲养着家畜,亲手纺纱织布,品尝“老房子”里刚刚烤出的面包,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充分利用“名人效应”。世界上许多政治、文化、艺术和体育名人——“名人故居”被开辟成博物馆供人瞻仰,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伯尔尼克拉姆大街49号三层住过7年,并在此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故居是科学爱好者来瑞士必参观的博物馆。
第四,博物馆建筑注重“自我宣传”。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内容,博物馆建设被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与城市历史环境的结合,来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与深命。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化的思想建设中更受关注。
2.民族乐器博物馆国内外分析
民族乐器博物馆属于专业博物馆,在中国起步非常晚,只有几年的历史。在这几年里,专业博物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民族乐器博物馆,是国内展品最为丰富、规模最大、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博物馆。该馆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一九八一年创意筹建,一九八六年十月正式开馆。陈列场地200余平方米,展品有四大系列,一百余品种,三百多件实物。从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七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的吹奏乐器骨哨,到火烧沟遗址出土的距今四千年前(约夏代)的鱼形陶埙;从公元前433年(战国)随县擂鼓墩一号墓中的编钟、瑟、笛、笙、排到明清的古琴真品,乐器的发展进程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除了这是比较大的一个综合的民族乐器博物馆外,中国几乎很难找到第二个这样规模的博物馆。而中国乐器种类繁多,特别是民间乐器,更加数不胜数,这样的一个博物馆根本解决不了中国大量的民族乐器外流,失传的现象。即使近年来中国新建了几个博物馆,比如在京郊平谷埙乐器博物馆,扬州华夏琴筝艺术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等这些比较专业的博物馆的建成,还是很难改变民族民间乐器文化面临冲击、失传的状况。特别是由于“文革”时期一味否定传统乐器的思潮与行为,追求外来乐器,民族意识薄弱,法律和政策不到位,造成了对民族民间乐器的破坏与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