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设计规范与标准,做到事前规划、防范,加强事后反应,是配合司法、公安、消防、土地规划等机制的一个根本环节。基于实践经验与理论上的分析,可以制定建筑安全标准及设计规范,以便指导安全设计。政府、业主建筑师对公共设施的选址、规划以及设计应有安全标准衡量,以期提高栖居安全性,变消极防御为积极防范。美国1995年依据建筑性质、重要程度、人员数量以及通道容量等,将建筑划分五个安全等级。其等级标准目前正成为美国修订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深入至设计的技术措施。
建筑安全设计最根本的原则是将安全问题与建筑一体化考虑,将建筑美学、功能与安全设计完美结合。面对大中城市随处可见的防盗网“景观”,建筑师们肯定能感受到缺乏安全意识的设计正导致建筑内外视觉环境品质的失控。其实,处理得当,很可能会创造出一些能美化街景的新元素:如采用盆栽爬藤植物、层压玻璃和自动紧锁窗框,或是其他建筑语汇。
某些安全要求较高的设计,建筑师还需及早与安全专家合作,协商解决建筑形式与安全装置和材料间的矛盾,利用设计掩饰或刻意表现安全构造材料特性美等手法,既满足安全等级要求,又具有美观、透明的视觉效果。计划于2002年完工的纽约州立法院,出于避免遮挡电子摄像仪镜头角度的考虑,入口大厅原12.2m的柱距被24.4m的柱距替代,意外地形成一个更为开敞、民主的空间。法国里耳美术馆的扩建设计,通过减少硅胶接缝、改进构造节点,成功地运用了安全层压玻璃,从而获1998年玻璃材料创新奖。通过新馆立面光洁、优雅的镜面玻璃的反射,将新旧建筑亦真亦幻地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