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娱乐、表演的形式特征
从古罗马的斗兽场开始,西方古代体育建筑就带有强烈的对抗性和竞争性。而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缺乏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重文轻武的思想甚重,强调体育活动的娱乐、教育功能,轻视只满足人类形体训练的体育运动。以蹴鞠运动的演进为例,战国时蹴鞠还是一种重要的健身和练兵手段,到汉代就分化出了“蹴鞠舞”,到唐代已出现了非对抗性的“打鞠”等球戏娱乐活动。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兴起,更视“蹴鞠”为雕虫小技,使其社会地位江河日下,逐渐从竞技性的体育运动演变为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因而中国古代的体育建筑和活动场所,必然显现出竞技性弱、娱乐性强的形式特征。例如宋代的“瓦市” 即是在综合游艺场所内为市民与军卒提供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古代技巧运动,以“瓦市”为物质环境载体,也从竞技的体育形式日渐朝着表演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娱乐性促使了体育建筑同综合游艺场所的结合,使传统体育建筑具有较多观演建筑的空间特征;同时,体育建筑中过多的娱乐性和观演性也淡化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
3 天然、随意的场所氛围
同西方古代体育重视独立的身体训练及其物质形态成果、探索体育运动自然奥秘的特点相比,中国古代体育更注重对体育伦理的追求和对养生哲学的感悟。与这些社会文化相依相存的关系,使中国古代体育建筑的发展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最终形成了体育建筑及场所的不规范性和随意性。例如在马球运动盛行的唐代,马球场所仅仅是在大殿前铺设的千余步、表面平整的场地。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农业的节律性同样强烈地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开展,如 “端午节的龙舟赛、 重阳节的登山、清明前后的蹴鞠”等体育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因此, 中国古代的体育建筑或场所多是在适当季节中所选择的天然场所,如清代盛行的滑冰运动就是在“太液的五龙亭和中海的水云榭前, 利用湖面的天然冰场进行的”。这种场所的随意性和天然性,体现了中国古人忽视体育运动的物质环境,重视运动的内在价值,强调运动场所与自然环境合而为一的理念,但是与西方规范、理性的体育场所相比,中国古代的体育建筑和场所缺乏相当的规范性和独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