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用电,可视其教学的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可采用在工程中预留管路沟槽及出线口,教室与准备之隔墙处,预留穿信号电缆用的套管。 3、弱电 弱电部分设计包括电铃、广播、电视、电话及网络系统等。 一般在每层楼面的楼梯间附近安装一个电铃、音乐教室设专用电铃。根据建筑的分布可在操场、附属建筑的附近设室外电铃箱。电铃在门卫通过时钟控制器进行控制。 信息点的设置可根据业主的要求,但综合布线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一般在教师办公室、准备室及行政用房内设多个信息点,教室前后墙上各予留信息点,小型程控交换机设在门卫。 每个教室及办公室设广播用扬声器,室外操场也需设置扬声器,扬声器均采用定压式。室内扬声器的安装高度一般离顶0.3米,室外的高度可在4米左右。在广播室内的广播扩音设备需设置单独的电 源回路,教室与办公室的扬声器回路分开设置;根据需要还可分层设置。每个教室的扬声器设开关,可根据每个教室的需求进行断合。 一般学校内均设闭路电视系统,每个教室均设电视插孔,考虑到网络技术的发展,予留智能信息接入箱及投影仪的位置。前端设备一般在专用的控制室内安置。 综合布线电缆可采用8芯双绞线,也可采用多模或单模光缆以及对绞电缆与光缆组合的混合型线缆。信息点引至信息接入箱及室外引入信息接入箱的管线予留有适当的冗余,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4、防雷及接地 学校的防雷设计应按规范,经计算后确定为第几类防雷建筑,再按照要求设置防雷装置,根据建筑设计外观要求屋顶可明设避雷带或暗敷避雷带加避雷针,屋顶花园旁的金属栏杆应与避雷网相联结;接地引下线利用柱内主钢筋。接地极利用地下的钢筋网。 接地系统的制式一般采用TN-C-S,接地采用共同接地形式,利用土建桩基和地下的钢筋网作为综合接地体。接地电阻应该能满足小于1欧姆的要求。此外,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如电梯轨道、管道设施、电缆桥架等均需与总等电位箱联结。 室内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可用电磁兼容(EMC)指标来综合评价。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要提高机房内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能力,既要在均压、接地、屏蔽等防雷措施上下功夫,还应注意彼此间的相互配合。另需指出的是,电源、信号、数据、通信等屏蔽缆线除应另加专门的保护装置外,还应与保护装置一并接入等电位联接带。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作为一般的计算机终端,防静电级别属于三级,因此须考虑防静电措施,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0?J10011-2000》中6.15条规定“防静电接地系统在接入大地前应设置等电位的防静电接地基准板,从基准板上引出接地主干线,其截面应不小于100mm2,并应采用绝缘屏蔽电缆。接地主干线应引到需要采取防静电接地的区域应与设置在区域内的接地网格或闭合铜排环连接,在各个连接部位之间电阻值应不小于0.1”。在具体设计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单芯屏蔽电缆的选型问题,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产品可供选择;其次是线芯的截面问题,95 mm2稍小,120 mm2又过于浪费。对此可参考(GB50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其中9.5.5中“防静电接地系统在接入大地前应设置等电位的防静电接地基准板,从基准板上引出接地主干线,其截面应不小于95 mm2,并应采用绝缘屏蔽电缆”,因此可采用单芯铠装电缆,截面选定为95 mm2钢带铠装作为屏蔽。计算机教室的一周敷设25×4mm接地铜排。 以上是对中小学校的电气设计的肤浅见解,对中小学校里的食堂、锅炉房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这里不再讨论,不足之处敬请赐教。来源:考试大-注册建筑师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