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态建筑设计的道德基础 本世纪50 年代以来,建筑设计逐渐忘了以往那种与自然生态条件相匹配的形式。例如,不顾生物气候特征,把一切建筑物降温或采暖的任务交给了大量耗费能量和技术资源的全面空气调节来解决。在建筑师把他的责任给机械工程师的同时,其设计已不再受到自然要素的制约,而是依赖技术和高能量的输入。其直接结果是破坏了许多城市历史上极富特色的景观,千城一面,更严重的是,当一些发达国家意识到这一危机时,这种非持续性的建筑形式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包括中国) 被尊奉为“现代化”和时代进步的象征。 70 年代的石油危机曾经震动了全球,而罗马俱乐部那份著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则使这一震动长久地保持了下来。于是,我们认识到人类必须在发展中学会克制自己无穷无尽的欲望,否则将有可能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因此,应当将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同时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溢而富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很显然,这一思想的出现不仅基于人们对环境及生态问题的深刻认识,也与存在于人类意识深处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因为只有如此,人们才会将对于社会的终极关怀放在人类长远及整体利益之上。生态建筑设计是第一次真正将社会经济的现实作为建筑发展的基本条件加以研究,将社会进步与人类平等作为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加以追求的。环境意识是注重生态设计实践,一个从来都不注重生态和环境问题,不去有意识地吸收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的建筑师是不能够提出注重生态环境的设计策略的。在偏重技术且注重生态方面,格雷姆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先驱者。他有着非常明确、细致的“环境责任设计方针”。其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条目: (1) 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环境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将这些影响最小化。 (2) 任何能够节约能量、降低总能耗的设计行为,都是绝对有益的行为。 (3) 应该避免使用氟氯碳化合物和卤化物,不鼓励使用氟氯碳氢化合物。 (4) 应该尽可能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废弃物,避免轻易抛弃废弃物。 (5) 只要可能,避免使用已经确定会造成危害的物质,像石棉、铅和六六六等。 (6) 严格遵守相应的健康和安全法规,以免对使用者造成不利影响。 (7) 建筑的物理舒适标准应该仔细评价,并以促进使用者的健康和保证建筑运作能耗最少为准则。 (8) 鼓励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 格雷姆肖的设计原则在其作品中均得以体现,例如,在被称为“水教堂”的1992 年塞维利亚博览会英国馆设计中,利用了很多注意生态的设计策略,其耗能仅为其他同类建设的1/4.他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值得我国当代建筑师的借鉴和学习。每一位建筑师都应从整体和道德伦理上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面对未来的理性精神。 4、促进生态建筑的经济技术合理性 人们在衡量一种新思想或技术的合理性时往往重视其短期效益是否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如果其短期效益不被看好,纵使它有更好的长期效益,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这可能成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推广生态建筑的一道门槛。在经济方面,生态建筑是需要更多前期费用而利益目标速度又相对较为缓慢的一类项目。更主要的是,用于生态设施方面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是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而更多为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并且若干年后,才能体现出节约能源的价值大于生态建设投资的价值,这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例如,使采用节能设备与材料、无公害材料及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中的必须,并通过政府在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加强生态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从而促进生态建筑的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