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试题>正文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精选试题24

www.zige365.com 2010-4-27 16:46:45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案例 某地级设区市土地总体规划概况
  某市地处南方经济发达区,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交通便捷,全市设四个区,市区土地总面积80平方公里, A区154平方公里,B区1254平方公里,C区712平方公里,还有一 “飞地”在相邻D市内,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216.12万人。
  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水域,其中平原面积最多,丘陵台地次之。该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21.7℃,年降雨量1646.9亳米。地表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四季常青,盛产粮食、塘鱼、水果、蔬菜、花卉等作物,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该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市级划入的森林公园1处,湿地2处。
  2000年进行土地总体规划,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规划编制的目标和任务、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分区、实施规划的措施等。
  该市的土地资源和利用的特点是地理位置优越,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土地利用率高,利用效益差异较大;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缺乏;部分地区有重用轻管现象,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
  一、土地利用目标
  为实现2015年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土地利用必须遵循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到201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2.8倍。城市化水平达到68.2%。为此,全市土地利用目标如下:
  1、耕地。通过土地开发、垦复、整理,2015年耕地面积保持10.12万公顷(151.77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29%。
  2、林地。增加林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丘陵山区和城乡的全面绿化,提高环境质量。
  3、各项建设事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必要的交通、能源、水利、社会公共设施及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的用地,城乡居民点等非农建设应充分挖掘现有用地潜力,尽量使用闲置地、非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增建设用地0.663万公顷(9.95万亩)。其中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0.46万公顷(7万亩)以内。
  4、开垦整理新增耕地。积极开发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鱼塘。规划期间增加耕地面积0.47万公顷(7万亩),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根据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如下(单位: 万公顷):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水面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利水工

 

现状

10.12

0.95

7.52

0.02

10.29

6.318

0.66

1.02

1.58

2015年

10.12

1.10

7.94

0.02

9.29

7.393

0.809

1.16

0.65

  其中:2015年交通用地其中占用耕地0.12万公顷(1.8万亩)。2015年各项水利工程用地占用耕地453公顷。
  三、土地用途区的划分
  根据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主要规划指标和该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将规划指标分解到县(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以落实,通过划分土地用途区实行用途管制。主要用途分区有:(1)基本农田保护区;(2)一般耕地区;(3)林、园用地区;(4)水产养殖用地区;(5)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6)独立工矿及特殊用地区;(7)自然生态保护用地区。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精选试题23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精选试题22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精选试题21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精选试题20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精选试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