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1、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监测的具体情况,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各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周期的浓度变化范围,计算并列表给出超标率和最大超标倍数,评价达标情况。 2、统计分析监测周期内,短期浓度(日均、小时平均)的超标率情况同时,分析评价主要污染物和重点控制污染物。 3、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逐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和污染源排放的关系。 4、评估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计算统计时,要注意监测时间满足评价标准对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要求。 Ø 掌握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利用公式 ,Ii>1,超标,大气环境受到污染,Ii<1,达标,大气环境比较清洁。 式中: Ci——监测值,mg/m3; Cio ——评价质量标准限值,mg/m3; Ii ——质量指数。 Ø 了解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 河流: 1、河道水流形态:(1)恒定均匀流,非感潮河段,平水期或枯水期,河道均匀,可视为恒定均匀流。(2)非恒定均匀流。 2、设计年最枯时段径流量:枯水流量分两种情况,固定时段的选择和浮动时段的选择。年最枯时段径流量的设计频率一般多采用50%与75%~95%。 3、河流断面流速:(1)实测流量资料较多时,绘制关系曲线,根据曲线由设计流量推求相应的断面流平均流速。(2)实测流量资料较少或缺乏时,可通过水力学公式计算。(3)用公式计算。 4、河流的混合:通常用横向混合系数和纵向离散系数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 湖泊: 1、湖泊水文:(1)湖泊蓄水量变化;(2)湖泊的动力特征;(3)水温。 2、湖泊水量。 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 1、江河的淡水径流;2、潮汐与潮流。 Ø 熟悉水污染源按产生及进入环境方式、污染性质进行的分类 按产生及进入环境方式分为:点源、面源; 按污染性质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水体酸碱度、热效应。 Ø 掌握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1、点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 (1)点源的排放特点(排放形式,分散还是集中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排入口在断面上的位置); (2)排放数据(调查主要水质参数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变化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3)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排水总量等。); (4)废水、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各排污单位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事故状况等。)。 2、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 1)概况(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 2)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 Ø 掌握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一般应布设对照、控制、削减三类断面 特别应注意: 1、调查范围的两端布设一个取样断面 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