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水中污染物迁移与转化主要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
(1) 物理过程(作用)
只对水中污染物的存在位置变化产生作用,而不对其性质变化产生作用。其主要过程(作用)包括:移流(推流、对流)、扩散(包括紊动扩散和离散等)、沉降或再悬浮,以上过程(及作用)常称稀释混合。
(2) 化学过程(作用)
主要是水中污染物经过不同的化学反应过程(作用),其污染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如:有机变无机、高分子变低分子、溶解物生成难溶物等)。其主要过程(作用)包括:氧化或还原、分解或化合、溶解或再析出、酸碱中和、混凝及吸附等。
(3)生物过程(作用)
水中污染物在水中生物(主要是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其性质或存在位置(状态)发生变化。其主要过程就是水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利用过程。主要原因是水中生物将某种(些)污染物作为自己的食物及营养(能量)的来源,它们消耗利用了水中的这种(些)污染物,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预测补充知识:河流中污染物的对流/扩散和混合
1.对流(也称移流、推流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受到水流运动作用,随水体流动一同迁移的情况。
2. 扩散(包括离散、弥散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它包括分子态扩散、水流紊动扩散和水流不均匀的离散等。
3. 混合(也称稀释混合)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分布由不均匀到均匀的过程(作用)。从排污口至水质均匀混合前的水域,称为混合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其影响水域的边界(即受排放污水影响水域与没有受到排放污水影响水域相接的边界线)称为污染带(河流、湖库)或污染锋面(海洋)。
由于一般河流的河宽远大于水深,因此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垂向(沿水深方向)容易混合均匀,且水体流动(流速)对污染物的迁移作用要大于扩散。因此,如要进行污染带(或超标水域)预测时,常采用二维模式,在实用水质模型公式中,纵向(沿水流方向)主要考虑对流作用,横向(沿河宽方向)仅考虑扩散作用,垂向一般认为水质分布均匀。
掌握预测水质因子的筛选方法
根据工程分析、评价等级、当地的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的水质因子,拟预测水质因子的数目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对河流,可以按下式将水质因子排序后从中选取预测水质因子。
熟悉确定环境影响预测条件的方法
1、 筛选确定水质预测因子
2、识别不同排污状况,确定相应源强值,根据项目特性,从正常排放、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污三种状况选取。
3、识别各种环境水文条件,确定预测所需水文特征值(也称环境水力学参数):
(1)丰、平、枯三个水期,一般为枯水期,面源影响严重的有时需考虑丰水期;
(2)有水利水电设施时要考虑其调度运行对流量等水文特征值的影响;
(3)北方河流要考虑封冻期。
(4)河流主要的水文特征值: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和弯曲系数等。
4、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1)水质模型参数的率定;
(2)环境水力学条件的确定(如稳态、非稳态等);
(3)排污状态的确定(如稳定与非稳定、连续与瞬时、点源与面源)。
5、预测时期的确定
(1)建设期(也称施工期);
(2)营运期;
(3)服务期满后
6、预测时段(水期)的确定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和受纳水体的水环境特征筛选确定,一般情况下:
(1)一级评价:丰、平、枯(或平、枯水期);
(2)二级评价:平、枯(或枯水期);
(3)三级评价:枯水期。
7、预测点位(及重点位置)的确定
(1)排污口下游的取用水敏感点(保护目标);
(2)水文及水质突变处(如支流入汇、其它排污口等水域处等);
(3)水文监测断面及水质例行监测断面处;
(4)较大水工建设物所在水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