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卫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
|
|
|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 一、基本概念 |
1.健康教育 |
(1)影响健康的因素 |
| (2)健康教育的概念 |
|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
| 2.健康促进 |
(1)涵义 |
| (2)领域 |
| (3)核心策略——社会动员 |
|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区别与联系 |
| 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意义 |
(1)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 |
| (2)是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
| (3)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 |
| (4)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渠道 |
| 二、健康相关行为 |
1.健康相关行为概述 |
(1)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 |
| (2)促进健康行为 |
| (3)危害健康行为 |
| (4)影响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 2.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基本理论 |
(1)知-信-行理论 |
| (2)健康信念模式 |
| (3)行为改变阶段理论 |
| 3.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
(1)个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
| (2)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
| 三、健康传播 |
1.健康传播概述 |
(1)传播与健康传播的概念 |
| (2)传播要素 |
| (3)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 |
| 2.人际传播 |
(1)概念 |
| (2)特点 |
| (3)人际传播基本沟通技巧 |
| 3.大众传播 |
(1)概念 |
| (2)特点 |
| 4.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1)健康传播 |
| (2)影响因素 |
|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 |
1.概述 |
(1)计划设计的概念 |
| (2)计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
| 2.健康教育诊断 |
(1)概念 |
| (2)社会诊断 |
| (3)流行病学诊断 |
| (4)行为诊断 |
| (5)教育诊断 |
| 3.明确优先项目 |
基本原则 |
| 4.确定计划目标 |
(1)总体目标 |
| (2)具体目标 |
| 5.确定干预框架 |
(1)目标人群 |
| (2)干预策略 |
| (3)干预场所 |
| 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
1.建立计划实施的组织网络 |
(1)领导机构 |
| (2)执行机构 |
| (3)组织协调与合作 |
| (4)动员目标人群参与 |
| 2.政策与资源 |
(1)政策支持 |
| (2)资源开发 |
| 3.人员培训 |
(1)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及原则 |
| (2)培训的准备和实施 |
| (3)培训工作的评价 |
| 4.计划实施的监测与质量控制 |
(1)内容 |
| (2)方法 |
|
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
1.概念 |
(1)评价的概念 |
|
(2)意义 |
|
2.效果评价内容与指标 |
(1)近期效果评价 |
|
(2)中期效果评价 |
|
(3)远期效果评价 |
|
3.评价设计方案 |
(1)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
|
(2)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 |
|
七、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1)概念 |
|
(2)对象 |
|
(3)原则 |
|
2.城市社区 |
(1)基本内容 |
|
(2)主要形式与方法 |
|
3.农村社区 |
(1)基本内容 |
|
(2)主要形式与方法 |
| 八、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1)概念 |
| (2)特征 |
| 2.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 |
实施内容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
| 3.健康促进学校的效果评价 |
(1)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 |
| (2)学校卫生服务的评价指标 |
| (3)学校环境的评价指标 |
| 九、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概述 |
(1)概念 |
| (2)目标人群 |
| 2.患者教育的基本形式与内容 |
(1)基本形式 |
| (2)基本内容 |
| 十、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行为干预的重要内容 |
(1)控制体重 |
| (2)合理膳食 |
| (3)控制饮酒 |
| (4)戒烟 |
| (5)适量运动 |
| (6)应对紧张刺激 |
| (7)提高依从性 |
| 2.目标人群与对策 |
(1)目标人群分类 |
| (2)对策 |
| 十一、成瘾性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成瘾行为概述 |
(1)概念 |
| (2)形成过程 |
| 2.控烟 |
(1)烟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 |
| (2)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
| (3)与烟草相关的法律法规 |
| (4)控制策略 |
| 3.控酒 |
(1)酗酒的危害 |
| (2)酗酒的干预 |
| 十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1.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标与目标人群 |
(1)目标 |
| (2)目标人群 |
| 2.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 |
(1)危害严重性 |
| (2)可预防性 |
| (3)传播途径的预防 |
| (4)关爱和不歧视 |
| (5)自愿性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 |
| 3.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健康的实施内容 |
(1)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倡导与培训 |
| (2)完善防控法律、法规、政策 |
| (3)加大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
| (4)科学地开展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
| (5)加强防治艾滋病队伍的建设 |
| (6)制定性病、艾滋病健康促进规划 |
| (7)广泛开展HIV/AID的监测 |
|
|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