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各个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已经相继拉开了帷幕,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已经先后完成了各自地方考试。通过观察各个地方的出题倾向后发现,除了试题紧扣热点外,常识题从往年的完全考察法律常识过渡到以国策考察为主的模式。相关人士表示,从出题的方向看,打算考公务员,一要关注社会热点,二要关注国家政策。公务员考试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解读出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国家选拔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申论考试试题就是让考生模拟公务员处理行政事务,是典型的能力测试,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些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只有准确把握申论考试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抓住考试的关键,才能让备考事半功倍。
审读材料是公考申论科目的第一步
审好题才能做好题,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通常给出的阅读资料在5000到8000字之间,在申论15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一般用于阅读的合理时间不超过40分钟,在考试的要求上做出了明确的提示,阅读参考时限不可超过40分钟,对阅读时间的把握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考生只能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跃性阅读,而非逐字逐句的细读,要有很强的阅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又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申论所给定的资料往往都是围绕一个问题给一堆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不够全面准确不够清淅的半成品资料,要求考生善于透过资料的表象抓住事物的实质,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辩证地看问题。这就需要考生锻炼快速阅读,归纳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阅读的任务。
综合分析能力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分析能力是考察考生对资料的提炼加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必须具备的应用性智能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们常把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这个“能力”主要指的是观察、思考和决策等方面的能力。综合分析能是关键,因为进行综合分析几乎贯穿在整个申论考试的始终。调查研究少不了它,整理资料少不了它,实施决策也少不了它。申论给定的资料具有普遍性,大部分资料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摘录组合而成,有时有顺序或根本没有顺序,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有一定影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必须对各项给定资料的含义、性质、价值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既要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和无关联的问题;又要分清有价值问题和无价值问题,可解决的问题和不可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了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仅有赖于思考能力和洞察能力,同时也和知识面、信息流动及平日占有多少资料有关。要坚持多学习、多实践,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勤动脑、善思考,这是有效地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的机制。实践是增长才干的源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实践的机会,将其视为培养、锻炼、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良机,倍加珍惜,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