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而言,申论考试有比较固定的试卷形式,结构也比较规范。其一般形式是给出一段3000--4000字的资料,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资料的基础上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对策、就某些问题或对策进行论证。
这种形式就是公务员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整个的做答过程就是写文章,短则一二百字,长则一两千字。这种考试形式就给了考生诸多的误区。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误区一:忽视、甚至轻视考前复习准备工作
很多考生认为,“申论”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还有诸多考生责任为申论根本就没办法准备。他们认为申论就是写作,而作文的考题是无法预测的,并且写作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飞速提高。申论试题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材料广泛,不知道要考什么,根本无从准备。
其实,所谓“天道酬勤”,申论水平并不是不可以提高的。对于那种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很高,可以不必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轻轻松松在申论考试中得高分的考生,一旦参加公务员考试势必要在申论考试时栽大的跟头。因为申论考试并不仅仅是写作文,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作文是由感而发,是围绕表达一个主题或中心意思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篇章结构的语言结合体。简单来说,有组织的文字均可称为文章。申论则是给出固定的材料,一般3000至4000多字,到2006年8000多字。我们在回答问题写文章时,并不像一般作文一样只要作好这个题目,至于内容不限。可申论有内容限制,申论要求必须把握住申论的给定材料,把握住一定的客观事实。在此基础上,发表忠恳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进行论证。换句话说,申论是把内容给你框定了,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必须在这个范围之内来进行,提出你的看法,提出你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论证写成一篇文章。在笔者走访的过程中,有一位陕西的考生历尽挫折,四次参考公务员,终于如愿以偿。说到自己的申论考试时,他说,自己的写作水平很差,一写作文就没词。为了克服这一点,他开始提前准备。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资料全部系统起来,然后一则一则在网上查看别人对此事件的观点、语言,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形成文章。由于这些考前准备,他在考试中最终轻松过关。
由此可见,申论并不是大家认为的不可准备,只要有时间、有经验,完全可以准备得很好。因为虽然社会热点很多,但从本质上归纳也就那么几种,主要是看考生能不能在考前下一番功夫去准备。所谓的无法准备只是赖惰的表现罢了。
误区二:偏激的认为上培训班或看辅导书便能解决一切
申论是一种能力测试。既然是能力考核,便不能期望几天之内就能培养出来。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要求考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与写作习惯的培养,关注时事与社会热点问题,勤于和善于思考问题。千万不要认为一次投资便会有全额的回报。经过几次培训就能使自己解决所有问题,这是很天真的想法。别人的经验技巧,只有自己吸收了,消化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够在考试时运用自如。至于考前考生具体应该做些什么,那就是做到熟悉考试的各种题型和应对方法、注意事项。应试者必须谨记: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自己去参加考试。
误区三:形成了一些不好的惯性思维
“申论”还是要看命题要求,而不是凭自己想当然的认为“就等于写作文”,或者“要写成议论文”、“要写成‘解决问题’的形式”、“这一部分一定要把材料中的问题包含进来”……等等,这些惯性思维都可能影响最终得分。因为申论考试非常灵活,每一年的题目要求都不完全一样,而评分标准是根据题目要求制定的。所以考生在考场上就要以试卷要求为主,仔细审题,将平时所学的、所总结的经验、技巧灵活的运用到正式的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去。而不是为记技巧而记技巧,整个的死搬硬套,盲目套用。
当然,其他的误区还有一些,笔者就不在这里在喋喋不休了。希望考生能够针对这些误区主动地去克服它们,而不是坐等奇迹!
来源:华育公务员
编辑:文卓
(责任编辑:李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