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热门搜索 新华书店 考试书店 当当书店 网络书店 自考书店 英语培训专家 公务员专业培训 会计品牌辅导 家教服务
首页>公务员>学习指导>正文
07公考申论热点问题标本模式:医疗体制改革

www.zige365.com 2006-11-17 12:10:00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本期,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医疗体制改革。对于医疗体制改革,争论的焦点在于三个方面: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是医药结合还是医药分离?是否需要设置一个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

  一、 问题的现状

  医疗保障不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2004年年底,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速已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费用居高不下的直接后果是48.9%的居民生了病不去医院看病,29.6%的患者该住院却未住院治疗。由于经济原因,在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恶化。在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名列144位。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看病贵,看病难”已是医疗卫生机构的痼疾。

  二、原因:

  1.医疗资源总体不足;

  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

  3.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4.药品市场不健全,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以药养医,医疗腐败推动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

  5.政府投入资金不足。从医疗费用的来源和去路分析,医疗费用主要是从药品流通领域和医生两个点发生,而由医疗保险和患者两个点负担。患者和医生这两个点是医疗费用增长的基础。

  三、 对策

  1  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政府支持、法律保证、人民拥护

  要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改革,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必须统一思想,必须逐渐出台一些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些条例,适当提供医疗体制改革所需要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些人必设阻力,甚至搞一些违法行为,对这样的人该撤职的撤职、该开除的开除,对于违法者要依法制裁。医疗体制改革有可能打破传统习惯和观念,有许多改动的地方不能立即适应广大医患的要求,因此,大家要有耐心,逐渐完善体制改革、逐渐学会在新的制度下从事医疗行业的工作和就医。媒体宣传要引导全民充分理解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真正使政府、医院及市民意识到医疗体制改革是全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是全民的医疗体制改革。

  2.打破城乡、所有制等界限,建立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体制

  一直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建设是按城乡、所有制、就业状态来分别组织实施的。专家认为,这种制度建设方式有失公平,其具体表现就是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太小。

  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城镇医保的目标人群只包括就业人员及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将绝大部分少年儿童、城镇非就业人口、非公有制部门的从业人员,以及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员排斥在外。农村医保由于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事实上只有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才能参加。而最贫困的农村居民,通常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却因为缺乏缴费能力而无法参加医保。有人形象地称,现在的医疗保障是“富人的俱乐部”。

  在未来改革中,必须打破城乡、所有制等界限,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权益,也可以避免体制分割所造成的利益集团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矛盾和冲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体制建设,可以真正增进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3.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三个层次,实行不同的保障方式

  医院商业化运作以后,由于优胜劣汰,导致大医院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越来越高,而初级机构,尤其是农村乡镇医院、城市社区医院等逐步萎缩,很多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更糟糕的是,政府卫生投入也越来越向大医院倾斜,加剧了这种分化的程度。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所以在看病时,人们都往大医院跑,农村人就往城市跑。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