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石灰与粉煤层的比例可用1:2~1:4
B.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可用1:1~1:4
C.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应是20:80~15:85
D.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例应是30:70
15、桥梁明挖基底标高允许偏差规定为( )。
A.土质 ±50mm
B.土质 ±100mm
C.石质 +50-200mm
D.石质 ±50mm
16、水下混凝土配制的基本要求有( )。
A.水泥的初凝时间及强度等级
B.粗集料最大粒径
C.配合比砼砂率、水灰比
D.坍落度
E.每米3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
17、桥梁竣工测量项目有( )。
A.测定桥梁中线,丈量跨径
B.丈量墩、台(或塔、锚)各部尺寸
C.测量每片梁高
D.检查桥面高程
18、钢筋锥螺纹接头的应用应符合( )规定
A.锥螺纹连接套的材料宜用45#优质碳素钢
B.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C.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2级
19、钢筋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 )
A.骨架的长、宽及高±5mm
B.骨架的长±10mm、宽及高±5mm
C.箍筋间距 0、-20mm
D.箍筋间距 ±5mm
20、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注意( )。
A.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倍
B.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
C.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D.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立即提出振动棒
21、较大体积的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如采用片石混凝土,其规定为( )。
A.片石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30%
B.片石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
C.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D.受拉区混凝土或当气温低于0℃时不得埋放片石
22、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方法有( )
A.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外加剂减少水泥用量
B.采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水泥
C.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
D.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23、对蜂窝、麻面、掉角等缺陷修补的方法是( )
A.凿除松弱层,用钢丝刷清理干净
B.用压力水冲洗湿润
C.用高于原强度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填塞捣实,覆盖养生
D.用环氧树脂等胶凝材料修补
24、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时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型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动器进行振捣,对先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 ),对后张结构应避免振动器碰撞( )。
A.预应力筋
B.预应力筋的管道、预埋件等
C.预应力筋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
25、预应力张拉时必须具备( )。
A.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B.有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及安全预防措施
C.锚具安装正确,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强度
D.张拉应力控制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控制应力
B.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成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26、大桥、特大桥或重要结构在施工阶段对结构物的( )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监测控制,以保证结构物的强度和稳定
A.应力
B.混凝土强度
C.钢筋数量级
D.变形
27、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梁时支架应稳定,强度、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支架的( )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A.弹性变形
B.侧面位移
C.非弹性变形
D.基础的下沉量
28、T形刚构或悬臂梁柱孔的预制挂梁通过悬臂段架设时应验算( ),并应对悬臂锚预埋件及支座位置进行校核
A.强度
B.高程
C.稳定性
D.温度应力
29、在支架上浇筑梁式桥时,应对支架的( )进行观测,如发现超过允许值应及时采取措施手段调整
A.应力
B.变形
C.位移
D.支架基础的沉陷
B.节点和卸架设备的压缩
30、悬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桥梁的中轴线、高程进行测量观测,其误差的允许范围是( )
A.高程±20mm
B.高程±10mm
C.中轴线偏差5mm
D.中轴线偏差10mm
31、大跨径劲性骨架、混凝土拱圈挠筑前应进行( )准确计算和分析钢骨架以及钢骨架与先期混凝土联合结构的( )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