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缆索承重桥梁
(一)斜拉桥
斜拉桥施工包括墩塔施工、主梁施工、斜拉索制作与安装三大部分。
斜拉桥主梁施工一般可采用支架法、顶推法、转体法、悬臂浇注和悬臂拼装(自架设)方法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对混凝土斜拉桥则以悬臂浇注法居多,而对结合梁斜拉桥和钢斜拉桥则多采用悬臂拼装法。
悬臂浇注法是在塔柱两侧用挂蓝对称逐段浇注主梁混凝土直至合拢。在施工中,索塔两侧的梁体因自重等荷载不可能绝对平衡,从而将产生一定的倾覆力矩;同时,两侧斜拉索张拉力也不一定对称,从而将产生一定的水平推力。所以,当所施工的桥梁为飘浮体系、半飘浮体系和塔墩分离(塔梁固结)体系时,一般需作塔(墩)梁临时固结处理。
斜拉桥与一般梁桥相比,主梁较柔,抗弯能力差,当采用传统挂蓝进行悬浇施工时,由于挂蓝自重太大,梁塔和拉索设计由施工内力控制,极不经济,所以,施工中应尽量利用斜拉桥结构特点,充分发挥斜拉索的作用,以减轻施工设备重量,因此,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前支点挂蓝,也称斜索式挂蓝。前支点挂蓝是将挂蓝后端锚固在已浇梁段上,并将待浇段的斜拉索锚在挂蓝前端,由斜拉索已浇梁段来共同承担待浇节段的混凝土重量,相当于将传统挂蓝中的悬臂受力变为简支受力,不足之处是在浇注一个节段混凝土过程中要分阶段调索,工艺复杂。
由于斜拉桥结构较复杂,超静定次数高,塔柱空间位置、斜拉索位置、锚头相对尺寸等务必要精确,否则将引起结构内力的变化;同时,为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和成桥线形平顺,施工中必须进行跟踪监控,监控对象主要是主梁标高、斜拉索索力和塔柱变位,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等引起的标高变化;严格控制合拢时间和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保证合拢段工程质量和成桥状态内力符合要求。
悬臂拼装法是利用适宜的起吊设备从塔柱两侧逐节对称拼装梁体直至合拢。与悬臂浇注一样,施工中对非塔、梁、墩固结的斜拉桥也要作临时固结处理。
对于混凝土主梁悬臂拼装,要特别注意块件和相邻已成梁段的相对高差控制,确保主梁线形与设计相符。
对于钢梁悬臂拼装,合拢段施工是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合拢段施工若处理不好,轻则影响结构内力分配以及桥面平顺,重则影响结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自然或强迫合拢,施工时必须加强合拢控制。
(二)悬索桥
悬索桥施工包括锚碇施工、索塔施工、主缆(吊杆)施工和加劲梁施工几个主要部分。
锚碇分重力式锚和隧道锚两种,锚碇(特别是重力式锚)一般均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施工中除需注意常规的质量、精度要求外,应特别注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监测与控制。
索塔施工与斜拉桥塔柱施工基本相同。混凝土索塔通常采用滑模、爬模、翻模并配以塔吊或泵送浇注;钢索塔一般为吊装施工。同样,索塔施工中要注意加强测量控制,应力监测,对高索塔(特别是钢塔)还需进行必要的震动控制。
主缆架设主要有空中纺丝法(AS法)和预制平行索股法(PPWS法)两种。AS法是指以卷在卷筒上的单根通长钢丝为原料、采用移动纺丝轮在空中来回架设钢丝(纺丝)形成索股,进而形成主缆。
PPWS法是指对主缆中的索股(索股中钢丝根数按设计规定有多有少)进行工厂预制,然后逐根架设索股,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架设,其钢丝、或索股、或主缆以及吊索(杆)的线形或拉力等是施工中必须进行监控的。
加劲梁的架设方法因加劲梁的构造型式不同而异。对桁架式加劲梁可采用单根杆件、桁架片或桁架段(节段)架设法;对箱形加劲梁或混凝土箱(板)加劲梁(对小跨悬索桥)则采用节段预制吊装法。加劲梁架设顺序有两种,即从主塔开始向两侧推进和从中跨跨中和边跨桥墩(台)开始向主塔推进。施工中对加劲梁的应力、标高进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