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估价对象为在建工程,有明确的工程进度和费用投入,因此采用成本法作为估价方法之一。根据成本法的思路,以建造估价对象房地产所需的各项必要费用、应缴纳的税金、正常开发利润之和,求取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3. 对以上两种方法测算的价格进行综合处理,最终求取估价对象的总价值和单位价值。 五、估价测算过程 (一) 假设开发法分析测算过程 假设开发法是预计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1、 采用的公式 估价对象价格=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续建开发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 2、 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房地产价值的测算 运用市场法测算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 市场法是将估价对象与在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作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的方法。 2.1采用的公式 交易情况 交易日期 房地产状况 修正 调整 调整
估价对象= 可比实例× 100 × ( )× 100 比准价格 成交价格 ( ) 100 ( )
2.2所选可比实例(见表一) 可比实例情况表 表一
A B C 估价对象 项目名称 ××苑 ××楼 ××园 ××园 项目坐落 ××新村××号 ××路××号 ××道××号 ××大道××号 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 出让 出让 出让 出让 土地等级 住宅IV级 住宅III级 住宅III级 住宅IV级 建筑结构 钢混高层 钢混高层 钢混高层 钢混高层 规划用途 住宅 住宅 住宅 住宅 成新状况 十成新 十成新 十成新 交易情况 正常 正常 正常 交易日期 2005.3 2005.3 2005.4 成交价格(元/m2) 3100 3100 2960 2.3交易情况修正 可比实例A、B 、C均属正常交易,交易情况无需正,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均为100/100。 2.4交易日期调整 近期××市房地产市场状况稳定,可比实例A、B 、C均属近期交易,交易日期无需调整,调整系数均为100/100。 2.5房地产状况调整 因权益状况相同,将房地产状况调整分为区域因素、个别因素调整。 2.5.1区域因素调整 根据可比实例的具体情况,可比实例A、B 、C的区域因素略好于估价对象。将区域因素调整的主要内容与估价对象进行打分比较。得到可比实例A、B 、C区域因素调整系数分别为:100/101、100/102、100/103(具体比较情误解见表二)。 2.5.2个别因素调整 根据可比实例的具体情况,可比实例A、B 、C的个别因素略差于估价对象,可比实例C的个别因素略优于估价对象。将个别因素调整的主要内容与估价对象进行打分比较,得到可比实例A、B 、C个别因素调整系数分别为100/102、100/102、100/97(具体比较情况见表二)。
A B C 估价对象 区 域 因 素 商服繁华程度 20 21 20 20 交通条件 21 21 23 20 环境景观 10 10 10 10 公共服务配套 10 10 10 10 发展规划 10 10 10 10 基础设施 10 10 10 10 文件娱乐 10 10 10 10 街道条件 10 10 10 10 合计 101 102 103 100 个 别 因 素 土地利用程度 20 20 20 20 临路状况 20 20 20 20 设施设备 10 10 10 10 装修状况 10 10 10 10 平面布置 12 12 9 10 建筑结构 10 10 10 10 楼栋朝向 10 10 10 10 面积大小、形状 10 10 8 10 合计 102 102 97 100
2.6比较修正计算 市场法修正计算表 表三 可比实例 成交价格(元/m2) 交易情况修正 交易日期调整 区域因素调整 个别因素调整 比准价格(元/m2) A 3100 100/100 100/100 100/101 100/102 3009 B 3100 100/100 100/100 100/102 100/102 2980 C 2960 100/100 100/100 100/103 100/97 2963 从测算结果来看,三个可比实例的比准价格水平差异不大,因此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市场法测算结果: (3009+2980+2963)/3=2984(元/m2) 2.7预计开发完成后的总价值 估价对象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7799.8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7979m2作为设备用房等,不能对外销售,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9820.80m2.故估价对象预计建成后的总价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