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人和贤士拥有如何倾听和采纳“不同”见解进行正确决断的洞见。聪明的子产提出,在君主的决策之中,需要运用使众异之物“济和”而不是使单一因素 “一同”的智慧,大臣有责任对君主的“可否”提出相反的“否可”以使之完备。哲学家孟子甚至浪漫地要求齐宣王不但听取身边人而且听取国中所有人的意见。但人们习惯上往往容易看重实际的财物而忽略“良言”的价值,所以古之哲人就说,“君子送人以言,小人送人以财”。佛经中也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被派往国外购买珍宝的人,惊奇地发现市场上有一个人出售智慧,他就用五百金购买这个人的二十字箴言(“长虑谛思惟,不当卒行怒。今日虽不用,会当有用时。”)并因此而避免了伤害他亲爱的妻子和母亲的悲剧发生,他惊呼便宜至极。《天尊经》借用这个故事晓喻佛门弟子:“一言之助,胜于千金之益。”在理智上,人们大概愿意接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忠言逆耳利于行”和“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等一类古老的真理,或者乐于信服伟大哲学家老子说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的哲理。但在行为上,人们又容易背离这些古训,不愿意听或听不进“逆耳”之言,最终犯下严重的过失。这说明,听进去并接受“逆耳”之“信言”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要“逆言”而“顺听”,虽逆而不觉其逆。由此也可认为,孔子到六十岁能达到“耳顺”的“听德”和“雅量”,看来觉悟的时间仍不算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