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导游证>复习指导>正文
2011年中级导游证资格考试知识扩展辅导之宗教文化

www.zige365.com 2011-3-15 13:51:40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人类社会所特有。

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消亡。

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导游人员来讲,在学习宗教文化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功用,产生、存在、消亡的原因、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理性,正确对待宗教,克服、消除宗教心理,超越宗教偏见和宗教价值体系的束缚,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熟悉和了解、尊重国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在导游工作中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

二、中国的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简况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宗派(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经典与制度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汉地佛教

经克什米尔,越葱岭,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而传入我国的,故又称“北传佛教”。

2、藏传佛教

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

3、上座部佛教

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进而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史称“南传佛教”。

1、四圣谛

1)苦谛:众生经常被看到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所患累,所逼恼,是谓“苦”。

2)集谛:解释形成所有痛苦和烦恼的原因。

3)灭谛:灭尽了贪、嗔、痴等烦恼的理想境界。

4)道谛:即解脱痛苦的方法。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支,它们互相为因果,一个因造成一个果生起,此果又为后果之因,生生不断。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3、三法印

“诸行无常” :即事物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

“诸法无我”:即事物本身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存在.

“涅槃寂静”:即达到最安乐的境界.

宁玛派:又称“红教”.宁玛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旧密宗为主,称为旧派,故名宁玛瓦。

萨迦派:又称“花教”.因地处西藏萨迦而得名。

噶举派:又称“白教”.噶举意为“教传”,师徒相承,口语传授。

格鲁派:又称“黄教”.格鲁意为“善规者”,以严守佛教戒律而著称。

摆坝派:主张在山野修行,静心忏悔、戒荤、不求他人施舍。

摆孙派:主张僧侣不必戒荤,不必在山中修行,可以接受他人施舍。

1、大藏经(三藏经):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2、佛门制度:

一、佛教学术对汉语语言学的影响

1)表现在词汇学方面

a.一些中国固有的词语,用来表达佛教义理,如:心、空、真、关、定

b.为译佛典而创造的词,如:四谛、五蕴、缘起、法界、真如。

c.根据佛教观念创新的词,如:万劫难复、狂禅、回光返照。

2)佛典输入了许多新句法并发展了汉语固有的一些修饰形式。如颠倒词序、颠倒语序、排比句法等。

3)语音学方面 切韵的发明,四声的发明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诗歌方面:盛唐后禅宗发达,文人多兼容儒释,在诗文中平添一份脱俗逸趣。

2)小说方面:佛教为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或直接提供了故事来源,或启发了作者的艺术构思。

3)说唱文学方面:僧徒传教使用读、唱结合,导致通俗文学中说唱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三、佛教对中国其它艺术的影响

1)建筑:寺院采取宫殿式建筑,其间有宗教性的装饰点缀。

2)雕塑:佛像塑造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圆雕艺术融为一体。

3)绘画:中国传统的线与墨与外来的面与色不断交流,不断出新,改变了中国绘画的面貌。

4)音乐:佛曲与民间乐曲、宫廷乐曲交融互采,渐渐形成了具有“远、虚、淡、静”风格的中国佛曲。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1年导游常要面对的问题
2011年导游小知识让你的阅历更加丰富之满人为什么不吃
2011年导游小知识让你的阅历更丰富之中国婚姻礼仪介绍
2011年导游小知识让你的阅历更丰富之科举考试中探花由
2011年导游证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之处理棘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