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导游证>复习指导>正文
09年全国导游考试基础:自然旅游资源及主要景观第二节

www.zige365.com 2009-3-20 14:17:01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第二节 地貌旅游景观
  一、概述
  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类自然风景资源形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山地给人雄伟之势,丘陵给人陂陀之感,高原给人旷美之情,而平原则给人平远的意境。地貌对人文景观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因为一切人文景观都植根于一定的地貌基础之上,并与之相协调。如我国南方多丘陵、平坝、河湖等纤巧秀丽的地貌,北方多山脉、高原、平原与盆地等雄浑博大的地貌。
  二、观光游览型山地地貌景观
  (一)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属酸性侵入的岩浆岩。一般为肉红色和灰白色,质地坚硬、节理发育、层状剥离明显。花岗岩矿物成分复杂,岩块棱角处接触大气面积大,最易风化成球状,称球状风化,其地形称石蛋地形。地壳强烈上升地带可形
  成高大挺拔的花岗岩山地,而缓慢隆起区长期剥蚀则易形成花岗岩低山丘陵。
  著名的花岗岩山地有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天台山、三清山等。花岗岩断块山地具有雄险浑厚、粗犷质朴、线条简洁、形体大方的特点,像一幅浓墨的山水画。著名的花岗岩低山丘陵有浙江普陀山、厦门鼓浪屿、泉州清源山、天津蓟县盘山等。花岗岩经长期风化,山地高度较小、地形起伏和缓,多浑圆小丘和拟人化石蛋地形。花岗岩球状风化景观主要指造型奇特的怪石形体,著名的景观地有鼓浪屿的日光岩、泉州灵山的风动石、黄山的仙桃石等。
  (二)岩溶地貌景观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岩溶作用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碳酸盐类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地区,主要由于地表、地下水的溶融以及外力的崩坍、搬移作用形成的地貌称岩溶地貌。由于岩溶作用沿石灰岩节理面和断层面向下溶蚀发育,因此岩石具有线条曲折柔和、造型真实感强,其地面景观具有玲珑精细、清秀俊逸、深邃奇特的特点。
  我国岩溶地貌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全,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是世界岩溶地貌分布最典型的集中区,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岩溶风光区。
  1.地表岩溶景观
  主要包括溶沟、石芽、石林、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岩溶洼地、岩溶盆地、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孤峰等,最有观赏价值的景观主要是石林、峰丛、峰林、孤峰和天坑。
  石林: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坡面流动,溶蚀侵蚀的凹槽为溶沟,溶沟之间残存的石脊突起称石芽,大型的石芽称石林。石林高度较大,呈柱状、锥状、塔状、笋状、剑状、菌状等。昆明市石林县的石林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相对高度一般为20米、最高达50米,景观十分秀美,是世界上最具多样性的石林喀斯特形态。
  峰林、峰丛、孤峰:岩溶区形成的山峰,按形态特征分峰林、峰丛和孤峰。峰林是指山峰的基部分离或微微相连的石灰岩山峰。峰丛是山峰基部相连的峰林,相对高差一般为200--300米。孤峰是孤立的碳酸盐岩石山峰,相对高数十米至百余米。桂林山水是指桂林到阳朔沿漓江一线的风光,两岸以峰丛和峰林为主,其间有孤峰点缀。
  天坑: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岩溶地貌,是地下暗河长期溶蚀和冲蚀碳酸盐岩层,而引起岩层及地下大厅垮塌的地质奇观。我国是世界上天坑规模最大和数量最多的国家,重庆奉节小寨天坑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天坑,被誉为“天下第一坑”。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最大深度662米,坑底有一条巨大暗河,暗河的水来自一条称之为“地缝”的神秘峡谷,最窄处仅2米,是世界最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
  2.地下岩溶地貌景观
  主要包括地下河、地下溶洞和洞穴化学堆积物。地下河指地下水沿可溶性岩层面、节理和断层等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形成的地下水排泄通道。溶洞是指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地下岩溶最有观赏价值的是洞穴化学堆积物,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09年全国导游考试基础:自然旅游资源及主要景观第一节
2009年全国导游基础章节习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