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了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4个阶段,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协调共处"的演进过程。 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当代城市观念由单纯的优美自然环境取向趋于更新的全面生态化,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文化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在以下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①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与人共生,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社会人被过分夸大成世界主宰,滥用技术、企图征服自然,到头来不仅危及自身的生存,还打破了社会稳定结构导致社会异化。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有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主体反倒成为客体背后的陪衬。生态城市则营造涉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② 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③整体性。生态城市不仅追求环境优点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构筑城市的生态框架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要建设适宜我国城市的生态结构,首先,要确立科学的城市理想,尊重自然界规律,培养市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理想,使人们从追求精心雕饰的极尽铺张,走向对体现丰富、多元、自在自为的大自然和谐、深邃、至美的生态结构的追求。其次,应改善环境的结构。主要是:恢复地脉水脉;重建森林、草坪、湿地、水体生态区之间的联系;保护野生动物水源地;增强透水面积,减少地表径流,改善水文循环;绿化墙面,软化(草坪)地面,减轻城市热辐射;改善河床基质与水生植物布局,净化水体。通过建设"绿色"城市结构,疏通城市自然系统的物流、能流、信息流,改善城市生态要素间的功能耦合网络关系,增强城市中自然生态系统的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扩大生物多样性的保存能力和环境承载容量,藉此提高以光合作用为核心的自然生产力和对城市废弃物的降解。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的工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的工业。我国近20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预计未来50年内还会继续发展。研究城市发展可持续性是我国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城市可持续性应包括: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医疗保险系统健全、教育普及、资源保证率高、生态平衡、环境洁净优美等诸方面。作者指出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如下几项重要措施:①加强污染预防,推行清洁生产。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③提倡绿色消费。④加强环境教育。⑤改变城市管理观念-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