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规划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1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相关知识辅导5-(4/22)

www.zige365.com 2011-4-22 15:56:37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城市与区域发展

  大纲要求

  1、熟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

  2、熟悉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熟悉)

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例题】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

  A.相互依存

  B.相互对立

  C.相互促进

  D.相互制约

  答案:ACD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的某些职能对其所在区域发挥着辐射和吸引的作用。

  中心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中心城市的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资源等),对周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2)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他发展条件的制约。

  (3)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关系既有相互促进一面,又有相互制约一面,其中相互促进是发展的主导方面。

  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是指:物流、人流、信息流。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重要方面有: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城市空间结构等的影响。

  (1)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

  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因素有:

  ①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

  广义的资源包括:矿产、土地、水、气候、生物的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劳动力状况、产业结构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社会、文化资源等。

  ②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充分考虑城市与区域的经济联系。

  ③分析区域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2)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所以通常所说的城市发展规模主要是指人口的发展规模

  区域生产力发展与布局: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生产力的布局则直接影响城镇人口的分布和城市发展的规模。

  (3)城市形态与区域空间结构

  城市布局形态变化具有客观发展规律,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采取何种布局形态,需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论证,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熟悉)

  1、城镇体系及其城乡发展的概念

  (1)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城乡发展是指区域内城市、乡村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及发展状况,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城镇体系的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的整体发展水平。

  2、城镇体系的特征

  群体性

  关联性

  层次性

  开放性

  动态性

  整体性

  【例题】城镇体系有哪些特点(  )。

  A.整体性

  B.依赖性

  C.开放性

  D.层次性

  答案:ACD

  3、城镇体系与城乡整体发展

  (1)城镇体系与城乡整体发展一般规律

  ① “城市向心增长”(集聚)

  ②“城市离心增长”(辐射)

  (2)手段——为了使城镇体系得到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必要通过规划对其作出科学合理引导和调控。

  (3)目的——协调城镇体系发展中集聚力与辐射力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城市与区域的同步发展和区域城乡发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城市规划师:2011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相关知识辅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