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系统科学方法论产生的背景,现代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的概念
26. 1968年英国城乡规划法的主要内容
27. 系统科学方法论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8. 综合规划理论、分离渐进规划理论、混合审视理论、连续性规划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创始人、特点、优缺点
29. 人文生态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其城市社会理论
30. 同心圆、扇形、多核心理论的提出者、结构模式、优缺点及其发展
31. Wirth 的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经济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可达性理论、通讯理论的主要内容
33. 政治经济学派从阶级斗争和资本积累出发对城市和规划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34. 区位理论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35. 后现代思潮的形成、核心、总体表现、重要意义以及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批判
关于居住区方面
36. 有关概念(人类住区——日照间距——城市居住区——日照间距系数——日照标准——绿地率——公共绿地——环境指标——配建水平——千人指标——住宅区——社区——人居环境)
37. 居住小区规划中应如何考虑居民的停车问题
38.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内容
39. 用地平衡表及其作用
40.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方法较以前有哪些改变,宜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41. 腾尼斯提出的社区形成的四个条件
42. 社区在居住区规划中的意义
43. 社区形成的基础
44. 住宅区与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之间的关系
45. 住宅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46. 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及其在住宅区规划的作用
47. 服务半径的定义以及设施分级、服务半径/考试大/确定考虑的因素
48. 住宅区路网布局时应遵循的原则
49. 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的要素
50. 人居环境设计的指向原则
51. 城市规划、行政区划、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
52. 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有何问题,如何修编
54. 社区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公众参与的作用
55. 居住区规划现存的问题以及进行社区规划的必要性
关于城市化方面
56. 城市化的概念
57. 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58. 城市化进程的S形曲线的主要内容
59. 世界、中国、发展中国家(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
60. 概念的区别(城市化Ⅰ与城市化Ⅱ;正统城市化、过度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乡村城镇化;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61. 城市化的单一指标度量法与复合指标度量法的定义
62. 人口比例指标的计算方式及缺陷,城市人口如何确定
63. 人口集聚度指标法的内容
64. 城市化速度的定义
65.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前景
66.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