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辅导资料:村镇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
|
|
|
|
|
村镇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 村镇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质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十态破坏,这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耕地、森林和水等许多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上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地区间又极不平衡,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手段也很匮乏,往往以粗放的生产方式、单纯的资源消耗去追求经济规模和数量的传统增长,使得我国生态环境更加复杂、更加脆弱、更加不平衡。村镇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在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过程中,有两个里程碑:第一个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第二个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二次人会。这次会议不但提高了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即被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政府根据国情于1994年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L讨论通过的《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是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今后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它分别从环境政策导向、环境法制建设、环保机构建设、环境宣传教育、自然环境保护、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业污染防治监测、环境科技、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回顾了发展历史,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环境与环境污染 环境与环境污染 “环境”,实际上是指人们生活周围的境况。它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它是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客观存在的,由围绕在我们周围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即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几个自然圈所组成(统称生物圈);二是人为环境(社会环境),即人类社会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创造的环境,如工业、交通、娱乐场所、文化古迹及风景游览区等,都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创造的环境。“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通常主要指自然环境。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其中包括人类,都是生活在地球表面层里,这个表面层叫做生物圈。在这个生物圈里,各种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密切联系、彼此影响、相互适应、相互制约,并通过食物链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个村镇都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又由许多小的生态系统所组成。 在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生态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任何自然的因素或人为活动都有可能破坏这种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能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但超过生态系统的调节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人和生物的机体一时无法适应,这就产生了环境污染。也就是说,当某种污染物质(或因素)一旦超过了自净能力和生物的适应范围,环境就受到了污染,生物(主要指人类)就要遭受污染的危害。 在人与自然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一方面能动地改造周围环境,进行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又要随时调整自己。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