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城市规划师有关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
1.城市基础设施的涵义及构成
基础设施就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提供服务的、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与基本条件。从空间结构看是指位于土地垂直空间结构中下部的服务设施;从功能角色看是指附属于城市和各部门、并保障其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从自身属性看,为城市的生产和流通等经济活动以及为城市社会公共活动等非经济行为提供服务的物质条件。城市性基础设施是主要为城市自身服务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物质载体,是城市维持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城市基础设施—般是由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通讯系统、城市环境系统及城市防灾系统6个子系统构成。
2.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服务的公共性与社会性;效益的内部性与外部性;需求的周期性与供给的连续性
3.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改革
(1)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中的问题
由于如上所述的许多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受到政府的干预或直接控制。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政府通常是基础设施服务的主导决策部门和产业拥有者,基础设施有80%的投资是来源于政府,基础设施服务从定价到供应都受到政府的约束,尽管如此,基础设施服务的质量普遍不佳,存在着诸多问题。
1)经营效益不佳。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服务产出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偏高。例如在电力行业中,约1/4的电力在输变电网中消耗掉了,供水系统也是如此。经营效益不佳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劳动力配置不当,劳动生产率低下,机构膨胀,这一点在一些国营的运输部门如铁路系统中尤为明显。
2)维修不足。对维修不重视的结果是基础设施的寿命缩短,产出下降和服务能力丧失,仅为维持现有的服务水平就不得不持续的追加投资,日后还要为重建和改建付出更 高昂的代价。
3)资金匮乏。由于基础设施服务定价常常需要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出发而低于成本,城市财政为此付出的补贴金额庞大,并且随之而来的是经营企业不重视内部管理和生产效 率,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对政府补贴依赖心理严重。
4)不适应用户需求。维修不足和效益低下的后果是服务质量低、可靠性差,用户的正常需求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满足,而且还伴随着基础设施企业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 象。
基础设施服务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从其投资、经营和激励体制上寻求原因。
1)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通常是在不存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绝大多数基础设施 服务是由垄断性的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所提供的。
2)那些负责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企业,很少拥有经营和财务自主权。企业往往被要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价格的调整要经过政府的复杂程序的审批。
3)基础设施的使用者(实际的和潜在的)由于不当的服务定价而产生不恰当的需求。基础设施服务的价格并不反应其成本,这就丧失了调节消费者需求的价格信号作用。
(2)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