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城市垃圾粪便所采用的方法有填埋、焚化、堆肥、以及制取沼气等 垃圾填埋(landfill)—在国外普遍应用, 国内也已开始应用, 分为一般填埋和卫生填埋两种。前者破坏环境, 污染空气与水源, 多已限制使用; 现行的填埋方法以后者为主, 卫生填埋通常是每天把运到填埋场地的固体垃圾废物在限定的区域内铺散成40~75cm厚的薄层, 经压实减少废物体积后覆盖其他土层; 再铺散新垃圾层重复此项作业; 这样反复多次直至填埋到地表海拔高度时, 再在其上覆盖一层厚90~120cm的土壤, 并种植绿色植物。大约10年后可使土地复原 卫生填埋要注意场地的选择, 考虑当地的水文和地形条件, 避免污染地下水, 防止浸出液的渗漏和降解气的释放, 消除臭味和疾病的传染 堆肥法(compost)—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 人为地促进可供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进行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堆肥法按堆肥微生物需氧程度可分为好气堆肥和厌气堆肥两种, 据现代堆肥工艺, 目前多采用前者, 其中按工艺复杂程度又具体分为间歇堆积法和连续堆制法 堆肥配料方式有三种: 纯垃圾堆肥、垃圾—粪便混合(7:3)堆肥、垃圾—污泥混合(7:3)堆肥 沼气(biogas)制取—利用严格密封的沼气池, 将有机垃圾、植物秸杆、人畜粪便、污泥等在厌氧环境下发酵制取 特点: 工艺简单, 副产品(肥料)质优价廉(原料肥效提高, 并可杀灭寄生虫卵), 改善环境卫生 原理: 将有机物垃圾中的碳化物、蛋白质、脂肪等在一定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厌氧环境中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生成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工艺过程: 沼气发酵可分为液化产酸产甲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需相互衔接, 保持动态平衡, 才能保证甲烷沼气的连续产生。提高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丰富的沼气菌种 严格的厌氧环境 适宜的发酵原料(C/N比在25~30:1) 适宜的干物质浓度(含水率50%~60%) 适宜的温度(25~55℃)及pH值(7~9) 焚化法(incineration)— 特点: 能将可分解性物质降低到最低限度, 焚烧产生的热能可回收利用, 无害化程度高 国外数据表明, 每5t垃圾可节省大约1t标准燃料。人口在15 000人以上城市宜采用垃圾焚烧处理方法, 使用的焚烧炉能力约为一天100t, 可配热能回收装置, 或者接蒸汽锅炉。若焚烧炉与住宅区的距离2km, 将蒸汽用于采暖在经济上合算。若供热需求不大, 或离用户太远, 则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更为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