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中工业用地所占比例一般都较大,并且,许多城市里的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工业用地有围绕市中心区向外扩展分布的特点。
一般来说,中国城市地域中的工业区可划分为3个地带:①市中心区街坊工厂为主的旧工业地带;②包围旧城区由大、中型工业企、Ik构成的混合工业地带;③新兴的郊区工业地带。
旧工业地带中的街区工厂主要是服装和印刷业等典型的城市型工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用地紧张,运输困难。工厂和居住、行政等用地混杂在一起,工业对居民区的干扰大,环境污染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退二进三",部分工厂外迁或倒闭,工业用地大幅度下降,商业、服务业用地比例增大。广州市的研究表明,老城区及其周围的工业区的工厂数和职工人数比重呈负增长,城市工业由城区向边缘区和郊区扩散,工业郊区化趋势不仅加快,而且范围很大。因此,中国大城市中的旧城区工业地带正在逐渐消失。
混合工业地带指的是5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建设的、以国营大工厂单位群为主要形式的、包围旧城区的新建成区工业地带。尽管单位内都包括工厂以及住宅等设施,但由丁工厂占地大,工厂和住宅之间有一定距离,能明显看出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并且,在城市工业用地规划下,一般都有专门化分工不同的若干个工业区。例如,兰州市新建成区工业地带内分布有盐场堡医药、纺织和日用品生产工业区,西站石油机械、交通机械和纺织工业区,安宁电器、电子工业区,东岗机械、钢铁工业区,西固石油精炼、石油化工区等。另外,混合工业地带形成期及形成以后,其内部不断充填住宅楼,外部又建设新居住区,以致形成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包围和反包围的"千层糕"式空间结构。
郊区1:业地带是80年代以后新建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区。与前两个工业地带明显不同的特点是,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分离,其主要形式则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开发区。例如,有名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利用海淀区大学和科学院的高智力密集优势以及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促使科研成果产业化、产品化,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种成功的经验又很快辐射到中国的各大中城市,给城市工业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城市工业地带的扩展、更新和合理化。但是,多数郊区工业地带中没有统一的较为完善的生活居住条件和必要的商业、服务业及文化福利设施,职工生活主要依赖城区,导致了只有工业分散而没有人口分散、部分职工从城区向郊区通勤的现象。
来源:考试大-城市规划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