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制镇增长的空间过程,从宏观角度看,东部快于中、西部,沿海快于内地。中国建制镇增长与空间演化具有如下特征。
1.进一步偏集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带
从1984年资料看,中国建制镇的71.46%集中在占全国国土面积43.4%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带。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带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2%,却集中了全国38.13%的建制镇。而西部地带占全国国土面积56.6%,建制镇数量仅占全国的28.54%。到1992年,中国建制镇总量增长了1倍,但其空间分布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而且有进一步偏集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带的趋势。据1992年资料统计,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带建制镇数量比重已由1984年的71.46%上升为1992年的75.80%,西部地带则由28.54%降为24.2%。从建制镇分布密度看,1984年中部地带建制镇密度是西部地带的2.3倍。东部沿海地带又是中部地带的2.3倍;到1992年,中部地带建制镇密度已是西部地带的2.6倍,东部沿海地带是中部地带的2.8倍。与1984年相对照,近10年来,中国建制镇增长与空间演化趋势是沿海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建制镇分布重心趋向于偏集东部沿海地带。
2.集中增长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省区
从1984~1992年间中国建制镇增长情况来分析,中国建制镇的空间演化特征如表73。四川省新设建制镇最多,达1224个;广东省次之,建镇931个;安徽、浙江再次之,分别为684个和648个;江苏、湖北建镇数量也均超过500个以上,这些省区都是近10年来经济增长较快的省区。与此同时,云南省撤销168个建制镇,是建制镇净减少最多的省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建制镇数也略有减少。从各省区建制镇数量占全国建制镇总量的比重看,13个省区相对增加,其中增长较多的省区是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和江苏5省,其增长率均在2%以上;17个省区相对减少,其中云南、山西、吉林、山东、陕西相对减少较多,均在一2%以上。从建制镇密度增减状况看,浙江、江苏、广东、安徽、北京等5省市每百平方公里建制镇密度均增加40个以上,尤其浙江省增加最多,达64.4镇/百平方公里;天津、福建、湖北、四川4省市每百平方公里建制镇密度增加20个以上;辽宁、上海、江西、山东、河南、湖南、贵州等省市增加10个以上;而云南、青海等省区每百平方公里建制镇数略有下降。
3.增长类型多样发展潜力大
据山东省烟台、威海地区115个建制镇1984~1992年的跟踪调查,建制镇增长类型多样。其中:①激增型建制镇17个,占总建制镇的14.78%。这类建制镇绝大多数为县城和县级市驻地镇,在9年中大多数均由1984年的1~3万人口增长到1992年的5~10万人口,也有一些重点建制镇由原先的0.5万以下规模激增到3~5万人口规模。②渐增型建制镇28个,占总建制镇的24.3%。这类建制镇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规模也有迅速的增长。③停滞型建制镇为主体,约占建制镇总量的55.65%,说明中国建制镇发展潜力还相当大。此外,衰落型建制镇较少,仅占5.2%(表74)。从烟台、威海地区建制镇等级规模结构变化中也可发现,在1984~1992年问,这一地区10~20万、5~10万和0.5~1万人口建制镇占总镇数比重有所增加,1~3万、3~5万和0.5万以下人口的建制镇占总镇数比重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