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狭义上的城镇化,一般是指人口城镇化。所谓城镇化水平,即指一定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一)现状人口城镇化水平
中国城镇化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户籍管理制度,中国城镇化过程受到严格控制。当时,工业化是中央计划的优先目标,因此城镇化过程实际上就成为国家非农化过程的一种附带产物,非农化程度的高低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了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尽管由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被低估了。根据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几比重计算,中国1949年的城镇化程度为10.6%,1957年为15.4%,1975年为12.2%,1978年为12.5%,具有较强波动性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一是投资渠道多元化;二是城镇人口政策相对灵活化:三是城镇非正式部门的就业潜力增大;四是市镇建置标准发生了变化.使经济增长点分散化;五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吸引力和吸纳力;六是乡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对城镇化形成巨大推力。在这些新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中国人口城镇化过程大大加速了,,城镇中那些不被公安部门登记为城镇非农业人口而实际上从事城镇经济活动的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使统计上的人口城镇化程度与实际上的数值背离较人。为此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使用_r新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从地域上划分了城镇人口的统计范围,从而较好地修正r先前人口城镇化统计上的偏差。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市镇总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15、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和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以及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15。根据这一标准,中国1982年的市镇人口比重为21.13%,1984年为23.01%.1988年为25.81%,1990年为26.41%,1993年为28.14%。由于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所用的统计标准仍然未包括城镇中的长期暂住人口,所以中国目前的人口城镇化程度实际上要高出普查时所使用的市镇人口比这一标准。根据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大约要高出10%左右。由此判断,1994年中国的现状人口城镇化程度约为32%左右。
(二)未来城镇化水平预测
1.原始数据
鉴于以往的统计数据波动较大,为确保资料的系统性、可比性和有效性,我们采用1982-1993年以来的数据进行预测(表20)。
2.预测模型及结果
对基本数据,我们采用4种模型进行预测。
(1)时间序列模型
基本数据表明,市镇人口比重具有随时间直线上升的趋势,为此我们对其进行直线回归,有方程:
据此模型预测,到2000年和2010年,中国市镇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32.92%和39.08%。
(2)s型曲线模型
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所经历的轨迹显示,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现有城镇化水平和尚未城镇化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即城镇化的发展是由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而成,呈S型曲线。为此对基本数据进行S型曲线模拟。有方程:
据此模型预测,到2000年和2010年,中国市镇人口比重将分别为33.35%和40.99%。
(3)灰色系统模型
为减少原数列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可用数列的累加值替代原数列进行分析,然后再将累加值预测复原成原数值系列。一般地,累加值序列呈非线性。
对基本数据进行灰色系统的一阶线性动态模拟,得如下递推公式.
模型还原值与原始数据关联度S=0.7147式中:t=1时为1982年值,余类推。
据此递推公式,可求得至2010年的各年预测结果(如表21)。
(4)相关分析模型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市镇人口比重进行相关分析,有对数回归方程:
y:一56.628+10.835(X) (模型4)
式中:市镇人口比重X=人均GNP(元/人)
其中:R=0.95 S=0.73 F=112.70(>Fo o1(1,10)=10.04)依据上述回归方程,拟用3种可能性进行分时段预测。首先根据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对中国未来GNP增长速度作如下假设:2000年之前高、中、低年增长率分别为9.5%、9.0%和8.5%,2001年至2010年间分别为8.0%、7.5%和7.0%。然后再依据回归方程对各假定值进行预测(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