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一词是由我国古代“城”与“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成的。 《管子·度地》中说:“内之为城,城外之为郭。”《古今注》中说:“城者,所以自守也”,“筑城以—旦君,造郭以守民”。可见古代的“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而“市”是指交易场所。随着社会发展, “城”与“市”逐渐合为一体,成为古代的城巾。自居易曾有诗云:“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可见在唐朝我国的城市就已然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从人类发展史看,城市是人类在不断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千,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因此,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强劲动力促使近代和现代城市迅速发展。近200年中,一次次的产业和技术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社会结构的极大变化,现代城市已不再是“城”与“市”的简单结合,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空前的U大,城市的功能和作用都已经大大复杂化、多样化。城市,这种作为先进生产力的组织形式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力量。这种世界范围的城市发展浪潮被人们概括为“城市化”(urbanization)。 对于城市化这一乡村发展为城市的复杂过程,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进行定义。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为城市化是第二产业和第‘产(即非农产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集中、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经济学家从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认为城市化是产业结构由分散化的第一产业为主转向集中型的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是乡村劳动力转向集聚于城市的非农活动的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被先进文明的城市型生活方式吸引并被纳入其中的过程;人口学家则从人口变迁的角度,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迁移和流动的过程。 概括而言,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所产生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门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巾化过程既包括人门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强化、分异以及城市景观变化等物质性的发展,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以及城市文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其他城市和乡村地域扩散等精神性的变化。因此,可以说城市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发展过程。 由于城市化是一种深刻、复杂、广泛的社会现象,要完整准确地衡量其水平和程度并不简单,U前一般以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来进行确定。 主要指标沾,顾名思义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简明而易于统计的若干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这种主要指标一般有两个,一是人口比例,二是土地利用状况,其中最常用、资料最易获得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指标通用且可比性强。日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们大都采用这个指标来度量城市化发展状况。 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发展水平。这种方法涉及指标多,针对性强,但资料收集困难,通用性和可比性差,多在进行个别案例研究时使用。 9.2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 尽管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发展阶段不一致,但观察和分析各国、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城市化过程具有—种普遍的规律性。美国城市学者诺瑟姆(Ray M.iNortham)1975年提出的“城市化过程曲线理论”得到了世界上城市研究学者的广泛认同。经过实证研究,他提出,就‘国或一地区而言,城市化过程一般可以分成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的初期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和高水平城市化基础上的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用曲线来描述,城市化过程呈现出一条“逻辑斯蒂”曲线。城市化初期阶段,第一产业和乡村人口在经济社会结构中占很大比重,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阶段,因此,城市化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城市人u比重需较长时期才能增长到30%左右;进人中期阶段,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推进入门向城市迅速集聚,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技术进步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城市人口比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就从30%左右上升到60%—70%;城市化进入到后期阶段,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人口增长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出现停滞,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区域空间 一体化,大城市走向郊区化甚至逆城市化。城市化发展过程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有序转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