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监理在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IT项目监理从第三方的角度不断的促进IT市场的成熟和发展。本文从市场和IT项目主要干系人的角度来探讨IT项目监理产生的必然,并提出了IT项目监理存在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1 前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学的发展,主要是半导体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重大突破,计算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信息时代。
从90年代后起开始,政府在IT项目上的投资呈现出强烈的上升势头,2003年的投资规模达到了345亿元,全国已建成3000多个政府网站,70%以上的地市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1。同时与电子政务相关的信息安全、电子签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市场也活跃起来,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除了政府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外,IT系统不断应用于企业,并开始从传统的后台支持转变为新业务开展的直接驱动力,IT也日益成为企业的直接利润中心。各种组织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且对于很多组织信息和信息技术意味着最重要的资产。因此,随着对信息系统依赖性的增加,IT项目的风险、利益和机会也随之而来,IT对公司组织目标和政府职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IT项目的运作和实施,IT项目监理萌芽,并正在被逐渐地接受和应用。1995年,原电子工业部就出台了《电子工程建设监理规定(试行)》,确定了我国电子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基本框架。1996年,深圳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从事信息工程质量的监理机构-信息工程监督检验总站。2002年5月,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8月1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正式开始执行《北京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及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做了明确的规定,加强了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保障2,对信息化监理起到了进一步规范的作用。
2 必然性
2.1IT市场需要监理
一般来讲用户方和开发方签署的是商业委托代理合同,形成了二元组织机制,如图所示:
图1: 二元组织机制
考虑到IT项目的特征,技术先进性,复杂性和快速发展性,以及开发过程的不可见性,目标系统的难度量性。普遍的用户缺乏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开发商市场的信誉体制不健全; 国家相关的标准体系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