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认证并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目前,我们已经按照标准要求在公司各部门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已经实施,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和持续改进?如何把满足标准要求变成习惯,做到“做事有依据,做完有证据”?而不是临到监督审核时才做记录,玩文字游戏。是需要我们在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中继续努力的。
记得有一位成功学大师说过:“成功取决于态度和能力,成功=态度×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相加,如果态度是0,能力即使是100也是0。反之亦然!”。所以,ISO能否在我们公司落地生根,发挥作用,跟我们的执行者和监控者的态度及能力息息相关。
提到ISO,也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大推的文档和记录,以及建立这些文档和记录所不得不做的很多琐碎的、重复的工作,真是令人懊恼。其实刚开始接触时我也曾有同样的想法,但随着对ISO理解的深入,我的想法也慢慢改变。毫无疑问,ISO的实施会涉及到相应的流程和制度,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改变我们过去习惯的工作方式,在很多人看来制度和流程就是一个约束的过程。然而,我们知道,人们经常停滞在离成功还有一点点距离的地方,但是那个地方依然叫做失败。这多半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模糊的,一个清晰的目标是不会让人轻易放弃的!就拿我们的《采购控制规程》来说吧,一次成功的采购就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目标越远,就越模糊,所以,我们需要用长跑中经常使用的“分段法”,也就是说,把很长的距离分成几个小段,每一段都有一个标志性的事务,可以是一份《合格供应商名录》的补充,也可以是一份请购单的确认,这都是我们成功路上留下的脚印。而我们定制流程和制度的目的就是要留下这些脚印,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通往成功路上的一个标志性的事务,使我们的目标更清晰。所以,我们需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制度和流程,制度和流程的本意是将大目标分为小目标,从而使目标更清晰,其中会有相应的控制,但绝不是一味的约束。
我们在执行制度时很多时候往往觉得很繁琐而重复,尤其是我们二线部门,我们主要负责公司的内部事务,会认为工作的性质本身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创新的空间,从而降低了我们的成就感,甚至认为,象这样“琐屑”的事情也能积攒成功吗?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同龄人的故事吧:
大学时读经济管理的张小姐来公司已经半年了,她的职位是财务助理,实际上更类似于一个打杂的,张小姐每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报表,而她只需要把一摞报表复印、装订成册即可,在财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时,她会去插个手。面对比较凌乱而且不太可能有发展机会的工作,你是不是得过且过?让我们来看一下张小姐的做法。
在她复印并装订报表的时候,先仔细的过目各种报表的填写方法,逐步的用经济学分析公司的开销,并结合公司的一些正在实施的项目,揣度公司的经济管理,工作第八个月的时候,张小姐书面汇报了公司内部一些不合理的经济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如今的她,已经是公司的高层决策人。
很显然,处理和分析日常琐屑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动力,也就是说,在折报、摆谷粒这样简单的动作中,要想办法自主的发挥其本身具有的内涵,你要能够在很基础很凌乱的事情中保持冷静的分析、思考,这样你才能把所做的升华为成功。否则,就算再踏实,日复一日只是单纯的重复罢了。那么,ISO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帮助?我们又如何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呢?
可以简单的说,ISO能帮助我们利用“分段法”使我们的目标更清晰,如果理解了ISO,我们就明白搬运石头不是为了搬运而搬运,而是为了建造雄伟的宫殿;脚踏实地不仅仅是为了一步一步的前进,而是为了不断实现目标,进一步创造目标;执行制度不是为了填写报表而填写,而是为了我们改进分析提供依据,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这就解决了我们的心态问题。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呢?或许我们应该从张小姐的例子中受到一些启发,盲目或机械的执行制度,确实很难体现我们的最大价值。作为制度的执行者或监督者,我们不能为了填写报表而填写,也不能为了检查报表而检查,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分析、思考,发现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和找到完善制度的方法,比如,系统巡检以前需要三天才能完成,我们能否想办法降到两天甚至更短;紧急故障规定一天内解决,我们通过努力后能否自豪的说:“不用一天,给我半天就够了!”...... 且先不论我们能否做到,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思维和决心!制度无非是定了一个目标,我们如果能够更快、更狠、更准的实现目标,就是我们的真正价值所在!这就需要我们解决能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