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注册税务师考试分析《税法Ⅰ》科目试卷评析
|
|
|
|
|
|
2009年注册税务师考试于6月21日结束。与往年相比,此次《税法Ⅰ》试卷延续了历年的固定题型模式,分别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四种类型,每种题型的题量与分值安排也与历年保持一致,分别为:单项选择题40题40分、多项选择题30题60分、计算题8题16分、综合分析题12题24分。 覆盖面广但以重点章节为主 《税法Ⅰ》试卷考核的知识点较为密集,几乎覆盖了《税法Ⅰ》教材90%以上的内容。从第一章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到第八章的“从国外进口卷烟”,几百个考点,涉及各方面内容,基本上是章章有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数平均分布在各章。《税法Ⅰ》试卷一如既往地体现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抽样的代表性”的出题风格。其中,“突出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突出重点章节的分值。根据教材中各章节在本门学科中的地位、作用,《税法Ⅰ》教材中的8个章节可以分为重点章节、次重点章节和一般章节。在试卷命题中,以大题、分值高的题型突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重点章节,保证其重要地位;通过一定的分值和题量,保证税法基本原理等次重点章节的重要性;以较少的分值兼顾一般章节,形成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点的合理分值分配比例(参见表1)。而这一分值配比,与历年各章试卷安排大体相同。 第二,突出重点章节的题型。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重点章节覆盖了全部题型,而其他税种的计算则围绕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主线设题,除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确保的基本分值外,在计算和综合分析题型中鲜有出现(参见表2)。 第三,突出重点章节的知识点。从2009年考题分析,试卷延续了《税法Ⅰ》课程的重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消费税各道环节应纳税额的组价、营业税重点行业的征税范围与计税依据等内容作为必考项目,出现甚至反复出现在各类题型中,试卷几乎囊括了各章节的全部主要知识点。新旧兼顾但以遵循教材为主 尽管《税法Ⅰ》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新内容,但是自教材出版发行后的时间里,税收政策仍然发生了大量重要的变化,如增值税转型、卷烟消费税税率调整等,而这些变化内容都没有体现在教材之中。《税法Ⅰ》试卷主要还是遵循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现有内容为基础设题,较之目前的现行政策,试卷还是以考核旧制度为主。相对于教材而言,试卷仍然关注了教材中出现的大量新增内容,并根据新增内容的重要程度合理地安排了新增内容在试卷中的考核概率和所占分数。 兼顾基础理论但以实际应用为主 《税法Ⅰ》试卷既突出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也从企业的实际业务出发,紧密联系实际,使题型案例化。 如在综合分析题中设计了甲(酒厂)、乙(批发企业)两个企业之间复杂的业务往来,设计了某综合性业务公司的多项经济业务,既考核一个纳税人涉及的多个税种、一个经济业务涉及的不同纳税人,又考核一个税种涉及的多项政策。这种设题思路,不仅考查了考生对于税收实体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综合考查了考生运用税收法律、规定处理涉税事宜的职业水平、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强但计算分值适当减少 《税法Ⅰ》试卷延续了注册税务师考试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将各章节所要测试的知识点串联综合起来设计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如设计了增值税与资源税的综合业务题,增值税、消费税与关税的综合业务题,增值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的综合业务题等,进一步考查考生在理解各知识点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各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考核考生对于完整知识体系的把握与驾驭能力。 与此同时,与历年考试相比,2009年《税法Ⅰ》试卷的计算题量呈现减少趋势。历年题型中,多项选择题通常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且通过计算方式来考查,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而2009年《税法Ⅰ》试卷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保留了对于多个知识点的考核内容,但在考查方式上,增加了对基本政策的考查,淡化了政策应用的成分,呈现计算量值减少的特点。 |
|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
|
相关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