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及核心内容:出版资格考试网考试及复习提醒,为广大学员准备2014年中级编辑资格证考试理论和实务高频精讲练习6,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出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供考生学习及参考,欢迎进入树人考试书店www.110book.com 选购商品。
热点专题:2014年出版专业考试用书 树人考试书店全国送货上门3-7天
套餐介绍:初中级出版专业资格VIP保过 出版专业资格保过班 全程班优惠套餐
三、简答[共5题,每题10分,总计50分]
71、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72、 发稿时编辑要做哪些工作?
73、 校对人员查改差错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74、 什么是目标市场?出版单位分析选择目标市场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75、 简述音像制品生产上的特点。
四、综合[共3题,每题10分,总计30分]
76、 编辑过程有哪些环节?这些环节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77、图书市场的“四流”,除了信息流之外,其他三个“流”是什么?这“四流”的涵义各是什么?(本题10分)
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9:出版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出版对科学技术的推进作用,主要在于发现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并组织、促进其迅速传播,使它们尽快变成现实的生产;同时,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和技术能力。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等重要科技成果的出版,对国民经济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国摘掉“贫油国”帽子,石油工业飞速发展,与“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基本概念的建立密切相关;十几亿人口能粮食自给有余,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的普及紧密相联。类似实例不胜枚举。此外,许多科技读物在提高人们的科学技术素养,形成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社会观念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都不断证明了出版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力。正如宋健1995年在全国科技出版工作会议上所说的:“目前,科技出版仍然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极为重要和不可代替的渠道。它是推动科学发展、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民素质和培养科技队伍必不可少的一项事业。”
第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作者是精神生产的主体,是精神生产第一线上的劳动者。没有作者不断提供各种作品,编辑劳动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一个出版单位能够提供多少出版物,这些出版物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所提供的作品。因此,作者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前提,编辑是离不开作者的,必须认真依靠作者。当然,作者也离不开编辑。作者个人劳动的产品要经过编辑的劳动,才能变成社会产品;没有编辑劳动的投入,作者的劳动产品就只是个人的精神成果,无法通过社会传播实现其社会价值。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者和著译者共同的工作,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我们是中国编辑》一文说:“我们是作者的知音。了解作者才能帮助作者,懂得作品才能加工作品。作者是作品的创作者,我们是作品的组织者、发现者、加工者。在把优秀作品转化为优秀出版物的过程中,我们是作者最亲密、最忠实的伙伴。”[刘果.我们是中国编辑.中国编辑,2002(1)]这实际上是对“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的具体解释。我国老一辈的许多编辑家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不是自然形成的,而要通过编辑与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建立。作者撰写稿件,是为了读者的需要;编辑向作者组织稿件并把稿件制作成出版物传播,也是为了读者的需要。双方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为了这一个共同目标而互助合作。编辑与作者在合作过程中常常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相异的主张,产生某些分歧或矛盾。譬如,对作品的看法或评价不同,相互的工作风格、交际方式不相适应,等等。如果双方都能从“一切为了读者”这个共同目标出发,同志式互助合作关系就有坚实的基础,就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互助合作也容易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而获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为了维护编辑与作者之间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编辑要牢固树立作者观念,尊重作者的人格、学术观点和创作风格;向作者全面地介绍读者的意见和要求,善于以读者代表的身份向作者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努力与作者一起建立“一切为了读者”的共同目标;尊重作者的劳动,在坚持公正原则的前提下,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按质量标准取舍稿件,对各种作者一视同仁;经常向作者学习,热情为作者服务;与作者产生分歧时,要及时交换意见,平等协商讨论,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第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6:编辑工作的特点;
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专业性的特点;而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编辑工作的专业性则体现为选择性、加工性和中介性等。
1.编辑工作的政治性
编辑工作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要求,总是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性。专门对精神产品进行选择、审读、加工的编辑工作,不可能脱离政治,不可避免地要为一定的政治服务,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倾向。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在具体的编辑业务中认真贯彻执行,把好政治关,就是我国编辑工作应该体现的政治性。
2.编辑工作的思想性
编辑工作是通过有思想文化内容的出版物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在出版物中提供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内容,就会给读者和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影响。保证出版物对读者、对社会产生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避免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就是我国编辑工作的思想性。加强我国编辑工作的思想性,就是要让先进的思想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出版物更好地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思想性和政治性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中共十六大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实际上就是对编辑工作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根本要求。
3.编辑工作的科学性
编辑工作要通过出版物向读者传授科学知识,帮助读者掌握专业技术,引导读者提高科学意识,指导读者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这就使得编辑工作不仅涉及各种学科、各种专业,而且必须保证出版物的内容合乎科学。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从策划选题、组织稿件、审读加工直到整体设计等,都需要编辑人员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充分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素养,对作品进行各个方面的审视和加工,保证出版物在科学性和知识性上具有较高的质量。同时,编辑工作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按照各种操作规范进行,以保证出版物在文字、技术上达到科学的标准,并在表现形式上实现审美要求与科学规范的统一。为此,编辑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知识水平,并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字斟句酌,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4.编辑工作的创造性
编辑工作的创造性既有原创的成分,又有再创的成分。它们主要表现为:发现社会的文化需求,设计、策划精神文化产品的选题,开拓和发展精神文化生产的新空间;选择、优化具体的精神文化产品,或把优秀的作品组合起来,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整体效应;设计、组织文化精品的生产或精神文化重点工程的实施;协调和促进精神文化产品的总体发展,参与精神文化生产的宏观调控。
编辑创造与其他精神文化创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包含编辑人员独自的创新(如发现精神生产领域中的空白区、结合点,提出和策划有创意的选题,在审稿中促成某些重要观点的发挥或完善,对稿件进行有学术贡献的评价,等等),又存在一定的依附性。这是因为编辑工作的各种文化创造,离不开作者的创作,出版物中所体现的编辑的创造性,是以作者创作的作品为基础的;而且编辑工作的文化传播功能也离不开读者对出版物的接受和使用。离开了作者,编辑创造就成为纸上谈兵;离开了读者,编辑创造就会成为无的放矢。
5.编辑工作的专业性
编辑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有专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不是具有一般文化知识的人就可以胜任的。这种专业性是由编辑工作的内容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文化工作的各种特点所决定的。它主要表现为:
(1)选择性。编辑工作与著作活动不同。著作的任务是创造文化产品,编辑工作的任务是搜集、选择作者创造的文化产品(作品),使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能够向社会传播,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
(2)加工性。编辑工作主要是对已有作品追加创造性劳动的工作。对经过选择、准备向社会传播的作品,编辑人员要进行审读、修改、加工或者提出意见请作者修改,使作品符合复制和传播的要求。这一切都是为了完善原作,不是另外创作一部新的作品,因此具有明显的加工性。
(3)中介性。在文化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是联系文化产品的精神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中介。作者创作的作品,只有经过编辑人员的选择、加工,才能进入物质生产过程,转化成为具有一定物质载体的文化产品。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编辑工作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中介。编辑工作发挥的中介作用,能使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需要相适应,能保证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平衡和协调。
第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8:审稿的方法;
稿件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稿件的主题、性质、内容、结构、形式当然也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类型的稿件(例如原创作品与选编作品,自然科学专著与文艺作品,本国作者的作品与外国翻译作品),审稿方法自然不会完全相同,有的甚至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各种稿件也有共性,故而审稿方法便有一些通用的步骤。
1.通读
不论是组织的稿件还是自投、推荐或者引进的稿件,初审者首先都必须对整部稿件进行通读。通读是了解稿件全部内容的惟一途径,是只看内容提要、篇章要义或重点抽读都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通读,才能奠定审稿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至少要通读两遍:第一遍是略读,第二遍是精读。略读可以帮助审稿者基本了解稿件的内容和特点,对于稿件的总体质量和已经达到的水平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从而对于下一步如何审稿做到心中有数。如认为稿件基本上可取或认为经过一定的修改加工以后能够达到出版的水平,就要作第二遍的精读。精读是为了验证自己在略读中对于稿件的了解是否正确,同时对于在略读中产生的疑问作进一步的探究解决。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抽读重点、疑点部分,以便使以后的审稿判断有更扎实的依据。
2.比较
比较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就一般情况而言,审读者对于被审稿件所属的专业应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因此在审稿过程中对稿件所引用的材料、理论和所阐发的观点,都可以用审稿者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来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已经出版的同类著作、辞书或资料汇编等工具书所提供的材料、理论、观点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具体了解稿件是否有创新与特色,是否在某些方面超过已出版的作品,甚至还可以对诸如剽窃之类的侵权行为有所觉察。比较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去伪存真,同时还可以帮助审稿者对于稿件材料和观点的新旧,作者视野的宽窄和见解的优劣,稿件质量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作出基本的判断。
3.分析
经过阅读和比较以后,审稿者对稿件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进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
(1)把握稿件的本质与主流,看其是否与选题策划相契合,是否达到了选题策划的要求。
(2)看其主旨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切题,立论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可靠,表述是否通畅,体例是否统一,文字是否通顺,等等。
4.综合
经过阅读、比较、分析诸项方法的使用,审稿者应该而且也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所谓综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对稿件本身进行全方位衡量,即依据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判断其是否达到出版的质量要求,对稿件在内容、体系、结构、形式、文字等方面的优缺点作总体性的概括。
(2)对稿件是否符合本出版单位的出版要求和出版风格、是否可以归入本单位现有的品种板块之中,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如果是基本可以,但尚有差距,就应对下一步的如何整合、改善有所考虑。
(3)稿件如果可以出版,对后续情况应有所考虑。譬如,按照稿件的内容应该有什么样的宣传、促销工作,该书在当时市场条件下可能产生怎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等。
第5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7:版式设计的要素;
版式设计的要素,是指进行版式设计时必须考虑、安排的一些因素,一般包括版心、周空、印刷字规格、版面字数、排式和图表位置等。
1.版心
版心是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一般不包括书眉、中缝和页码)的部位,由文字、图表和间空(包括字空、行空和段空)构成。其面积的大小和在版面上的位置,对于版式的美观、读者的阅读和纸张的合理利用都有影响。版心的宽度和高度,对版面字数有制约。
2.周空
周空是指版心四周留的一般约2厘米宽的空白,包括:
(1)天头。又称“上白边”,是处于版心上方的白边。
(2)地脚。又称“下白边”,是处于版心下方的白边。
(3)订口。又称“内白边”,是位于版心内侧的白边。因书页在这一侧订合,故名。
(4)翻口。又称“外白边”,是位于版心外侧的白边。因书页在这一侧翻动,故名。
周空的设置,既可让读者阅读时眼睛不受四周不利环境的干扰,又给喜欢在阅读时动动笔的读者留有下笔余地。对周空的设计,是现代图书版式设计中逐渐为人注目的设计手段之一,版心上下左右空白的尺寸或大或小,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3.印刷字规格
图书版面上排列的文字,称为“印刷字”。各种印刷字的大小与形体各有不同的规格,分别用“宇级”和“字体”表示。
(1)字级。这是指印刷字的大小级别。在用铅字排版的年代,字级采用号数制,即用初号、一号、二号……七号等号数来表示铅字的大小,故字级往往又称“字号”。后又引入世界各国通用的点数制,我国于1958年规定“点”的单位长度为0.35毫米。照相排字兴起后,出现了级数制,“级”的单位长度为0.25毫米。从6级(1.50毫米)至100级(25.00毫米)分成30个级别: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2、24、26、28、30、32、34、36、40、44、50、60、70、80、90、100。如一个15级的照相字,其宽、高均为3.75毫米。计算机照排技术则使字的大小获得了“无定级”(即任意大小)的广阔空间。
由于级数制采用的规格尺寸与号数制、点数制不同,所以照相字与铅字在尺寸大小上并不存在精确的对应关系,仅仅互相近似(见下表,其中的“毫米值”表示字的宽度和高度)。
字级大小不同,在版面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字级大的,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字级小的,则造成视觉上的连续吸引感,构成的版面整体性强。
(2)字体。这是指印刷字的形体种类。现在图书用字的字体可分为基本字体、基本字体的变体和艺术体三类。
①基本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四种,它们不但是印刷书刊最常用的字体,而且也是其他字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宋体也称“老宋体”,虽形成于我国明代,但萌芽于宋代,故称为“宋体;它笔画横细竖粗,工稳庄重,多用于一般图书正文。黑体也称“方体”、“方头宇”,笔画粗细一致,凝重醒目,多用于标题和着重文字等。楷体也称“活体”,笔画与我国书法中的正楷相似,多用于低幼读物和教科书等。仿宋体出现于20世纪初,是仿写北宋欧体刻本而创制,故称“仿宋体”;它笔画较细,起落笔均稍加装饰,隽秀清丽,多用于诗集、短文和随笔、休闲读物等。
②基本字体的变体是基本字体经过变化而成的字体,如宋三体、秀丽体、报宋体、等线体、回头体等。计算机照排的发展,为基本字体的变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如扁体、长体、斜体、旋转体等,都是由计算机照排技术形成的。
③艺术体是将书法艺术和美术字写作技巧糅入印刷字而形成的字体,如隶书体、魏碑体、综艺体、琥珀体等。
不同性质的图书,所用的字级、字体有所不同;一本书中不同性质的文字(如正文主体文字、标题、辅文、书眉等),所用的字级、字体也有所不同。图书版式设计中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遵循“以变化求生动,以和谐出美感”的原则,选用合适的字级、字体。
4.版面字数
一定规格的版心内可容纳的字数,通常称为“版面字数”。计算版面字数时,须先根据版心的高与宽以及所选定的字级,确定每行应排字数和每面应排行数;然后再将每行字数乘上每面行数。所谓“可容纳的字数”,并不等于版心中实际容纳的字数。在每一个版心中,由于文字排式、标题占行、图表占位、段末空白等种种因素影响,实际字数总是少于版面字数。
5.排式
这是指各种文字或图在版面上的排列样式。一般文字的排式有横排和直排两种主要类型。横排是每行文字自左向右排列、每面各行从上到下排列;直排是每行文字从上到下排列、每面各行自右向左排列。每类中又有选用不同的字体、字级、间空等而形成的各种形式变化多端的具体排式。表格和图的排式一般有直式、横式与和合式三种类型。排式的设计,既要考虑版面美观,又须与文字或图的内容相适应。设计的具体要求,详见下文。
6.图表位置
这是指图片、表格等在版面上所处的地位。图表的特点是每一幅都构成版面上相对独立的“块”,既比较突出,又不便分割,与文字形成的“块”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进行版式设计时尤其要对图表在版面上的位置作出周详安排,使版面既显得活泼大方,又方便阅读。
第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2:纸张的重量及计算;
纸张重量可用定量和令重表示。定量俗称“克重”,即每平方米纸张的重量。常用纸张的定量有52克/米2、60克/米2、70克/米2、100克/米2、120克/米2、150克/米2等。定量不超过250克/米2的,一般称为“纸”,超过的称为“纸板”。
令重表示1令(500张全张)纸张的总重量,可通过单纸张的面积和定量来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令重的单位是“千克”;单张纸面积的单位是“米2”,要将纸张规格中的毫米数值先转换成“米”再相乘得出;定量的单位是“克/米2”。
例如,787毫米×092毫米规格的 60克胶印书刊纸,其令重为:
第7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4:彩色印刷的呈色原理;
彩色印刷利用减色法来完成颜色复制。由于印刷时要求每一色在纸面上有均匀的墨层厚度,所以在没有其他特殊方法的条件下,以三原色叠加套印,纸面上只能呈现八种基本颜色,分别是:一次色黄、品红、青;二次色(双色叠印的颜色)红(黄+品红)、绿(黄+青)、蓝(青+品红);三次色(三色叠印的颜色)黑(黄+品红+青);还有一种白色,即纸张本色。
显然,八种颜色是不可能再现原稿上千变万化的多种颜色的。那么,印刷品是采用什么特殊的方法来呈现各种颜色的呢?这就涉及彩色印刷最基本的原理棗网点呈色。
颜色具有三种属性,即色相、明度、饱和度。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饱和度的不同排列组合可呈现成千上万种颜色。网点的引入能使印刷品上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产生排列组合变化,从而呈现与原稿相对应的各种颜色。
网点在单位面积上的覆盖率不同,就会产生颜色明度与饱和度的变化。例如,在一个单位面积里,如果只有10%的黄色,90%的白色(即纸张本色),人眼看到的颜色,就像90%的白墨和10%的黄墨混合所呈现的颜色,是一种很浅的黄色,颜色的饱和度低,但明度高;如果在单位面积里,有90%的黄色,只有10%的白色(即纸张本色),人眼看到的黄色就很深,相对前者就饱和度高,明度低。印刷品上的色相变化,则是运用印刷品上反射的色光进入人的眼睛时会产生加色效应的原理来实现的。加色效应是网点并列呈色的结果,因为网点间的距离极小,而人眼分辨力有限,便会将两种颜色叠加在一起。例如,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某个区域品红的网点多、黄的网点少,但是,移去放大镜后,这个区域的品红网点和黄网点都反射到我们眼睛视网膜的同一点上,由此便产生了含黄接近品红的新色相。
所以,网点引入后,可通过网点覆盖率的变化和组合,使印刷品在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上产生变化,从而呈现千变万化的颜色。
第8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5:几种有特色的零售机构;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式的图书零售机构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呈增长趋势。其中主要有读者俱乐部、连锁经营店和网上书店。
1.读者俱乐部。也称“书友会”、“读者沙龙”、“读者联谊会”等。这是一种通过吸收读者为自己的成员,从而向其介绍、推荐购买图书(一般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的图书销售机构。一般采用无店铺销售方式。1891年,在德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读者俱乐部1950年6月1日,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读者俱乐部棗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正式成立。在我国,读者俱乐部起步较晚,规模也较小,但已逐渐增多和产生影响。
2.连锁经营店。这是众多分散经营的图书发行企业,在同一总部的集中管理下 采取共同经营方针和规模经营方式的企业联合组织形式。它具有现代流通企业标准化、集中化和专业化的特征。连锁经营是国际商品流通领域普遍采用的现代营销方式和组织形式,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也是现代图书零售业的主流和主要发展方向。现代连锁经营有两大优势:其一是体制优势,也就是在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运作上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大分工、大流通的形势发展需要。其二是低成本的规模扩张优势,也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高效率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体系,采取统一的管理规范、服务标准,实现体系内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实现规模效益。
图书连锁店有数种类型,它们除了上述共同特点之外,还各有自己的特色。
(1)直营连锁店也称“公司连锁店”,是若干个门市店由同一个所有者管理,并按照统一要求开展经营活动的连锁店。其主要特点是:统一资产,统一经营,集中管理,分散销售。直营连锁店在业务管理、进货、价格、库存、核算、商号、服务规范上均统一,有的店面装潢设计也采用统一的基调和样式。
(2)自愿连锁店也称“自由连锁店”、“任意连锁店”,是由若干个产权独立的门市店自愿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经营活动的连锁店。其主要特点是产权独立,自愿联合,合作经营,协商管理。管理机构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也可以是批发企业。
(3)特许连锁店也称“加盟连锁店”、“契约连锁店”。特许者(出版单位、批发商或零售商)根据协议特许经营者使用自己的商号、商标和其他特有的经营技术,以同样的形象开展经营活动。其统一程度比自愿连锁店高,比直营连锁店低。
3.网上书店。也称“网络书店”。这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向上网读者传播图书信息和提供销售服务的图书销售机构。网上书店采用无店铺销售方式,不需要店面、装潢、店面营业员等。它的特点是:
(1)全天候经营,可以昼夜无休地连续营业。
(2)经营灵活,在规模上不像传统书店那样受场地大小的限制,经营的方式、手段也有多种。
(3)跨地区销售,不限于面向书店所在地的读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各个地区的读者销售。
(4)信息畅通,能够随时收集读者信息,因为只要读者一订书,有关的信息就自动进入读者信息数据库,书店借此可以经常主动与读者联系,促销新书。
第9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0:关于出版增刊;
1.期刊可以在正常刊期之外出版增刊(包括精选本、精华本、珍藏本),其内容必须符合正刊的业务范围,必须与正刊的开本相一致。
2.出版增刊须由期刊的主办单位报请期刊所在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中央单位主办的自然科学类、技术类期刊报国家科委)审批。申请书上须写明增刊出版的时间、增刊内容的目录及说明、页码数、印数、承印单位、定价等。申请获得批准的,由省级新闻出版局发给一次性的增刊准印证,并报新闻出版总署等备案。
3.每种期刊每年只准出版一期增刊。信息参考、公报、复印资料、年鉴类期刊不得出版增刊。
4.出版增刊,除须刊印刊号外,还须同时刊印增刊准印证及其编号,并在面封上刊印正刊名称和注明“增刊”字样。不得省略正刊名称和突出增刊要目名称,也不得以增刊副题名称代替正刊名称。
第10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5:市场定位的要素;
内容定位、读者定位和风格定位是市场定位的三个要素。
期刊作为文化产品,内容是它的立身之本;期刊的生命在读者之中,读者是期刊市场定位锁定的主要目标;风格是一种期刊区别于其他期刊的特色,也是被读者感知、接受和认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