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出版物是指精神文化成果中( )、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发行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
A.由个人创作 B.经过录入 C.经过编辑加工 D.经过审批
2.最早出现的出版物是( )。
A.期刊 B.报纸 C.图书 D.邸报
3.报纸的特点之一是( )。
A.内容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
B.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
C.对读者影响最大
D.与期刊的主要区别是一般不再版或修订
4.出版物生产过程的特点之一是( )。
A.物质生产过程必须在编辑参与下才能完成
B.精神生产过程由作者独立完成,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C.物质生产过程由复制单位完成,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D.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内容,物质生产过程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
5.出版业的产品只有作为( )在市场上流通,才能实现价值。
A.艺术作品 B.学术作品 C.文学作品 D.商品
6.负责技术编辑或校对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归入编辑类,统称( )。
A.高级编辑 B.高级编校 C.主任编辑 D.副编审
7.西汉末年刘向、刘歆奉命校书时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书籍分类系统,将书籍分为( )。
A.经、史、子、集四部
B.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类
C.经典、记传、子兵、文集、木伎、佛法、仙道七录
D.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8.“杀青”一词来源于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是指( )。
A.将竹子截断 B.将竹子加工成薄片
C.将竹子烤干并削去竹青 D.在竹片上刻出契口
9.明清时期“私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开始重视书商的作用 B.利用私人的藏书编印丛书
C.以赢利为目的 D.多受官府指派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机关刊物是( )。
A.《新青年》 B.《少年先锋》 C.《红旗》 D.《新生活周刊》
11.某地理专业期刊为更鲜明地体现办刊宗旨,拟调整栏目的设置,进行这种变更应( )。
A.由期刊主编自行决定
B.按创办新期刊的规定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C.报请省级新闻出版局批准
D.向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被缓登一次的。应推迟( )报考上一级别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13.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若因违反有关出版工作的规定而受到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收回资格证书。该类人员( )不得从事出版工作。
A.两年之内 B.三年之内 C.四年之内 D.五年之内
14.书号使用总量宏观调控制度属于出版管理宏观调控机制系统中的( )机制。
A.预报 B.约束 C.监督 D.引导
15.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冠以( )作为标志符。
A.ISBN B.ISSN C.ISRC D.ISRN
16.某文化公司策划选题和组稿后,与K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出版该书所需的生产费用等划入K出版社账户,并负责印制和包销该书。K出版社以自己的书号出版该书。K出版社的行为属于( )。
A.买卖书号 B.合作出版 C.侵权出版 D.正常出版
17.下列关于出版社管理机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种内在运作方式的建立旨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B.由分别与责、权、利相对应的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共同组成
C.既具有对外功能,又具有对内功能
D.既具有一般企业的普遍性,又具有文化单位的特殊性
18.某出版社2004年5月份图书不含税销售额为200万元,该月累计进项增值税税额12万元,该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万元。
A.27.56 B.26 C.22 D.14
19.一个出版社能否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最主要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