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 )临界量的单元。 A.种类等于 B.数量等于或超过 C.种类等于或超过 D.数量等于 37.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下列装置、设施或场所,可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是( )。 A.有煤尘爆炸的矿井 B.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C.存储80吨松节油的贮罐 D.存储 5吨天然气柏贮罐 38.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台本国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标准的定义应能反映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工业模式,但要根据经验和对危险物质的进一步了解,对标准( )进行修改。 A.每隔一年 B.每隔二年 C.每隔五年 D.适时 39.在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时,如果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评价事故后果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概率求和原则 B.概率相乘原则 C.摄大危险原则 D.最小危险原则 40.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危险源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企业中特别要严密监视重大危险源的( )。 A.化学参数变化趋势 建设工程教育网编辑整理 B.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 C.温度变化趋势 D.压力变化趋势 41.根据毒害作用机理不同,职业性有害气体可分为窒息性气体和刺激性气体。下列气体中,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氮氧化物 42.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 A.红外线 B.x射线 C.激光 D.紫外线 43.气象条件不良是作业场所存在的一类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下列职业病中,属于由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是( )。 A.尘肺 B.苯中毒 C.噪声性耳聋 D.高原病 44.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危害因素,不属于作业场所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索的是( )。 A.由气体排放产生的噪音 B.生产过程释放的有毒物质 C.炉前工接触的红外线 D.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 4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下列资料中,不能作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依据的是( )。 A.类比现场调查资料 B.建设项目的基础资料 C.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的检测数据资料 46.有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的是( )。 A.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 C,工人的职业接触史 D.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情况 47.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颁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职业病种类有( )。 A.9大类99种 B.10大类110种 C.10大类115种 D.9大类115种 48.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保护女职工的要求,并规定了成年妇女禁忌从事的作业。下列作业,成年妇女可以从事的是( )。 A.金属矿山井下作业 B.负重质量超过25kg的间断搬运作业 C.高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 D.低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 49.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4个阶段均涉及到的工作是( )。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设备的维护 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应急预案的演练、开展公众应急教育 C.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损失评估、应急设备的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