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掌握事故勘察、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事故调查取证的程序:
(一)事故现场处理
1 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3 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 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不要破坏现场,除非还有危险存在;准备必要的草图梗概和图片;仔细记录或进行拍照、录像并保持记录的准备性。
(二)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
通常收集的物证应包括:
1 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 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3 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4 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5 对事故的描述,以及估计的破坏程度。
6 正常的动作程序。
7 事故发生地点、地图(地方与总图)。
8 证据列表以及事故发生前的事件。
(三)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1 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
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 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a.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b.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d.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
e.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f.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g.其它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四)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当事故发生后,应尽快寻找证人,搜集证据。同时要与在事故发生之前曾在场的人员,以及那些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员进行交谈。要保证每一次交谈记录的准确性。如果需要并得到许可,可以使用录音机。
询访见证人、目击者和当班人员,应采用谈话的方式,不应采用审问方式。
(要尽快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五)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在收集事故现场的资料时,可能要通过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影或拍照来获得清楚的信息。
1 显示事故现场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2 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爆炸引起的损害,受害者的受伤部位等,要及时拍照。
3 事故发生现场全貌。
4 利用摄影或录相,以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
对事故发生地点经过全面地初步研究拍照之后,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绘制事故现场图。当采用简单方案时,通过测量某检查点与主要事故现场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绘制事故位置图。
1、确定事故发生地点坐标、伤亡人员的位置图。
2、确定涉及事故的设备各构件散落的位置并作出标记,测定各构件在该地区的位置。
3、查看、测出和分析事故发生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
4、必要时,绘制现场剖面图。
5、绘制图的形式,可以是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等。